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教学目标
1. 刨析典型案例,学会写起诉书,了解行政、民事、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2.了解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及管辖,学会遵循诉讼程序进行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3.培养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遵守程序,按程序办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起诉的原因。2、起诉的提出。 3、审理与判决
教学难点: 1. 起诉的受理。 2、应诉。 3、二审程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矛盾和纠纷,如果我们自己或朋友需要通过打官司才能解决矛盾时,就会遇到以下问题: ⑴如何写诉状? ⑵去哪个法院递交诉状? ⑶对法院判决不服该怎么办? ⑷…… 今天就带你学习如何打官司。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新课讲授: 播放视频:《民事诉讼程序怎么走》 目标导学: 1、什么是起诉?什么是应诉?什么是开庭审理? 2、提起诉讼前,我们应做哪些准备? 3、如果我们自己不诉至法院,法院会主动介入吗? 4、如何理解“起诉要找对门儿”这句话? 5、只要起诉,就能立案吗?如何理解立案? 6、民事诉讼不应诉会有哪些后果? 7、开庭审理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开庭审理包括哪些阶段? 8、什么是审终审制?对二审终审判决不服该怎么办? 合作探究(一) 沈某一家人在火锅店聚餐,当时下雨,火锅店大厅地面较为湿滑,沈某不慎摔倒并致左臂骨折,入院治疗共花费2万元。出院后,沈某要求火锅店赔偿。但火锅店表示,沈某聚餐当天因穿高跟鞋走路不稳才摔倒,对受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只同意给付2000元的消费代金券作为补偿。沈某对解决方案不满意,准备起诉至人民法院。 1、提起诉讼前,沈某应做哪些准备 2、如果沈某不诉至法院,法院会主动介入吗? 3、请你给沈某出出主意把诉状应该交到哪里去呢? 合作探究(二) 甲乙两人系朋友关系。甲因去外地看望女儿,家中无人照看,故委托乙代为照看。半年后,甲回到家中,发现锁好的橱门被撬过,现金被偷若干,怀疑是乙所为。双方各执己见,纠缠不清。为此,一年后,甲诉至法院,要求乙返还被偷现金。法院认为,甲所述乙趁其外出之际,利用照看房屋之便偷其钱财一事,查无实据,原告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遂裁定驳回起诉。 1、本案如此处理正确吗?为什么? 2、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被告可以不应诉吗? 知识梳理: 一、起诉与应诉 1、起诉的原因 (1)起诉,俗称“告状”,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2、起诉的提出 (1)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2)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3、起诉的受理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人第一审程序。 4、应诉 (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2)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课堂检测: 判断对错 1.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均实行“不理不告”的原则。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2.起诉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 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3.对于起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4.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会对审理带来不利影响。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二、审理与判决 1、审理与判决 (1)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 (2)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2、二审程序 (1)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2)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余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捕,委托李律师作为其辩护人,当地法院一审判处余某死刑。后检察官发现证据不足,申诉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省高院以证据不足宣判余某无罪释放。其后,余某委托李律师申请国家损害赔偿。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可判定本案中(  ) ①二审裁判不是终审裁判 ②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属于审判监督 ③证据是开庭审理的重心 ④李律师既是诉讼代理人又是辩护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辨析】本案中不涉及二审,排除①;该案件中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属于审判监督,故②入选;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重心,③错误;本案中,在刑事诉讼中李律师是辩护人,在申请国家赔偿的行政诉讼中李律师是诉讼代理人,④正确。故选B。 2.法庭调查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阶段。刘某在逛街的时候因为被他人撞了一下,他就觉得心情不爽了,就给人找麻烦,还把人打成了轻伤,最终被拘留并提起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法庭调查的顺序依次是( B ) ①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②讯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 ③调取新证据 ④法庭调查、核实证据 ⑤被告人、被害 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⑥出示 、辨认证据 A.①一⑧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B.①一⑤一②一⑥一③一④ C.⑧一①一②一④一⑥一⑤ D.⑦一③一④一①一⑥一⑤ 课后作业: 以合作探究(一)案例为例撰写一篇民事诉讼状。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