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9.2解析三大诉讼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9.2解析三大诉讼 教案

资源简介

9.2 解析三大诉讼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阐述了诉讼的部分法律知识,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明确诉讼的特点、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诉讼,从而学会在社会实际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
本框题共设三目:第一目是诉讼及其特点,第二目是诉讼的主要类型。第三目是写法治倡议书。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解析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形式诉讼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素养,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权威。
2、科学精神:掌握诉讼的科学内涵,全面掌握我国的诉讼法,熟知诉讼法的基本要求。
3、法治意识:学以致用,增强法治意识,把法治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
4、公共参与:积极利用法律办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教学重点】诉讼、诉讼法的内涵、特点
【教学难点】诉讼的类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秋菊打官司》的电影解说故事背景
教师提问: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村长为什么不让盖楼?如果你是受害者,你怎么做?
出示课题:解析三大诉讼
总议题:剖析《秋菊打官司》——如何正确认识诉讼,解决矛盾纠纷?
议学活动一:执法不阿,探析诉讼及其特点。
议学活动二:有的放矢,分辨诉讼的三大类。
议学活动三:学法、知法、用法,做守法好公民。
议学活动一:执法不阿,探析诉讼及其特点。
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秋菊打官司》电影简介
探究问题:秋菊尝试过哪些具体措施来维权呢?结合视频和身边案例,说说你对诉讼的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结果
一、诉讼及其特点
1、诉讼:
(1)含义: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探究活动二:结合视频和村民的观点,谈谈诉讼的法律依据有哪些?诉讼具有哪些特点?
关于几种解决纠纷的途径,村民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村民甲:电影中秋菊老公受伤程度的判断,必然离不开伤情鉴定。这个鉴定不是一般医院能做的,必须是司法机关指定的法医机构出具。诉讼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它既不同于群众自治组织性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也不同于由民间性质的仲裁委员会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村民乙:诉讼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村民丙:调解和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调解和仲裁就无从进行。诉讼则不同,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法院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村民丁:在解决争议的诸多方式中,只有诉讼的裁判是终局性的,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秋菊的纠纷案件,只要走完了司法程序,就再也没有别的途径可走了。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诉讼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特点: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探究问题:什么是诉讼法 我国有哪些诉讼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2、诉讼法
(1)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2)我国的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比较诉讼与仲裁的
第二幕:诉讼的主要类型
议学活动二:
有的放矢,分辨诉讼的三大类。
探究一:上述案例中提到的诉讼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1、诉讼的三大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2、划分的依据: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
3、三类诉讼的主要区别
探究二:如果你是秋菊的老公,你会采取哪种诉讼类型?
该种诉讼的侧重点是什么?
材料:村长不允许秋菊盖楼,秋菊丈夫骂村长没有儿子,村长一怒之下,踢了秋菊丈夫裆部。秋菊要求村长赔礼道歉,村长不乐意。
教师总结:(1)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民告民)
结合书本87页思考:视频中的秋菊可以代替老公提起民事诉讼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诉讼。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小组探究三:请你为秋菊解惑,为什么被告不是村长?
材料:秋菊对市公安局的复议书不服,律师为其提起诉讼。严局长代表市公安局应诉。秋菊以为自己告的是严局长,坚决不去开庭。她只想告村长。严局长对秋菊说自己只是代表市公安局应诉,不是被告,即使官司输了,对自己也没影响。秋菊才同意参加庭审。最终结果,秋菊还是输了,法院判决维持市公安局的复议决定。
教师总结: (2)行政诉讼旨在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民告官)
思考:视频中的律师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提起主体?
不可以,由行政相对人提出。
小组探究四:判断下列例子属于哪种诉讼?其依据是什么?起诉人是谁?
秋菊老公因为骂村长没有儿子被村长怀恨在心, 某日下午村长携带水果刀窜至秋菊家附近,将秋菊老公的钱财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村长的责任。
教师总结:(3)刑事诉讼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一般情况下:公诉机关告民)
【名词点击】行政相对人、自诉、公诉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特别提醒】
议学活动三:
学法、知法、用法,做守法好公民。
观看视频《人民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
学生活动:如果你是秋菊的晚辈,为积极响应和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以“法治新时代,青年有力量”为主题,站在当代中学生的角度,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字数不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