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雨亦奇 相宜 洞庭 涂抹 未免 磨合 银盘2.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未( ) 磨( ) 宜( ) 庭( )末( ) 磐( ) 谊( ) 廷( )3.书法园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请你将此诗的后两句写下来,相信你会写得既正确,又美观!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望天门山》一诗中,“楚江”指的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灵秀,长江水的矫健。我还知道诗人另外的描写祖国山水的诗:《___________》。(2)《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的“西子”指______,她是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诗中把______比作西子,更加说明了______的美。我还知道诗人另外的描写祖国山水的诗:《______________》。(3)《望洞庭》是描写______的景色,诗人通过丰富的______和形象的______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5.查字典填空。 (1)“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_,组词________ (2)“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组词________二、诗词曲鉴赏(一)古诗阅读。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把诗填写完整。7.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假如你是诗人,朗读此诗时会带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二)古诗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宋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9.诗中的哪两句被誉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___________。10.“潋滟”、“空蒙”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当中都是属于连绵词当中的叠韵词,诗中“潋滟”形容______的样子,“空蒙”形容______的样子。11.请你结合诗的题目分析本首古诗描写的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12.苏轼为什么偏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白银盘里一青螺。13.把古诗补充完整。14.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_________。15.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写湖光和月光相互映衬,突出了洞庭湖的宁静之美。B.诗的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洞庭湖比作青螺,写出了湖水的清澈。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 yì yí tíng mǒ wèi mó pán2. 未来 折磨 相宜 庭院 期末 磐石 友谊 朝廷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 长江 望庐山瀑布 西湖 西湖 西湖 题西林壁 秋天 想象 比喻5. 扌 13 C cāo 操纵 王 5 L lóng 玲珑6.碧水东流至此回7.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8.赞美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0. 波光荡漾 烟雨迷蒙11.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12.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施的家乡在浙江,而且离西湖不远;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个“西”字,这真是个天作之合。至于称西施为西子,恐怕不仅是为了尊重,还与平仄有关系。13.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14. 潭面 镜子 平静15.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没有磨拭的铜镜。16.B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