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37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37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
目标
一、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探究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二、掌握两次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历史史实,
并了解楚汉之争情况。
四、能通过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
理”,认识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
三、分析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自学引领
先自主预习课文P50-P52,勾画关键字句,找出下列问题,找到的答案在课本中及时进行勾划、标注;然后小组交流,并整理笔记。
1.找出秦朝暴政的表现。
2.分析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3.概述秦末首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时间、口号、经过、结果、历史意义。
4.找出楚汉之争的双方、目的、结果;分析刘邦取胜、项羽失败的原因;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
一、秦的暴政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心声:
(一)秦的暴政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20倍于古。”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
秦朝的暴政
合作探究
沉重的赋税
修陵墓: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
兵马俑: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规模宏大。
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殿内可容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据考证,仅前殿面积就相当于三分之二的故宫面积,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修建阿旁宫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块都值一条生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修建长城
骊山陵墓
秦朝时这四大建筑工程在修建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长城
阿房宫
秦直道
“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严安传》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秦朝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繁重的徭役、兵役
材料三:
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有黥面(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子),剕[fèi](砍掉左右脚),醢[hǎi](剁成肉酱),腰斩,车裂,活埋等刑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
(3)残酷的刑法
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情景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残酷的刑罚
材料四: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4)焚书坑儒
前212年坑儒
前213年焚书
焚书坑儒
禁锢思想、文化专制
用一个词说出图片反映的事件,并说出之一事件的影响。
材料: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指鹿为马
秦的暴政1.沉重的赋税:收获物的2/3上缴国家族诛、连坐、车裂、腰斩、活埋等酷刑①修阿房宫 ②造骊山陵③修筑长城 ④征伐南方4.秦二世更加残暴:3.严苛的刑法: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归纳一、秦的暴政农民起义! 陈胜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造反


















渔阳
密云西南
巨鹿
平乡西南

咸阳
咸阳东北
荥阳
淮阳
大泽乡
宿州东南
武关
丹凤东南
灵宝北
陈胜吴广起义地点
陈胜吴广进军路线
张楚
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及地点
陈胜吴广活动地区
响应起义的地区
重要战役

南阳
张楚
函谷关
前207年
前206年
秦末农民起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阅读课文51-52页,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结合视频介绍,复述起义过程。
1.经过:
(1)时间:
(2)领导者:
(3)地点:
2.结果:
3.意义:
陈胜、吴广
大泽乡
建立张楚政权,但最后失败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9年
二 陈胜、吴广起义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历史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刘邦项羽起义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刘邦直逼咸阳
推翻秦朝统治
以少胜多
大败秦军主力
项羽
刘邦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刘邦项羽起义
破釜沉舟
刘邦项羽继续领导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灭掉了秦军主力,同时,刘邦趁机攻入咸阳,威名赫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
4.秦朝的灭亡:
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实行仁政。
拓展
三、楚汉之争
前206—前202年
1.经过:
2.时间:
3.结果:
刘邦取得胜利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4.性质:
争夺帝位的战争
十面埋伏
鸿门宴
鸿门宴
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他对抗,亲自到鸿门谢罪。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趁机杀掉刘邦,在宴会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只好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沛公,几次都被项伯挡住,刘邦借口上厕所逃走。
垓[gāi]下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乌江
自学检测3:楚汉之争
鸿沟
楚河汉界
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项羽贵族出身,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拥军40万。
刘邦布衣出身,当过泗水亭长,拥军不足10万。
失民心
刚愎自用,依赖武力
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得民心
得民心者
得天下
失民心者
失天下
合作探究: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启示:
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取胜,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①得民心者得天下;
②要懂得善用人才;
③政策不能超出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秦朝灭亡之前,项羽、刘邦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朝,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领导秦末农民战争,因而是代表劳动人民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性质上属于农民战争。
(2)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刘邦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一个称“西楚霸王”,一个称“汉王”,二人不再是农民起义领袖,其战争目的是争夺皇位,因此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战争。
合作探究





农民
起义
前期
后期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刘邦—兵抵咸阳,灭亡秦朝
建立西汉
被镇压
灭秦朝
楚汉 之争
项羽—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最能说明秦朝时期( )
A.社会治安比较混乱 B.国民素质不高
C.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D.刑法极为严酷
2.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D.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
D
D
3.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  )
A.春秋争霸 B.楚汉战争 C.秦统天下 D.战国称雄
B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旺旺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黄巢起义 ④李自成起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C
5.“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和接受投降的分别是( )
A. 秦始皇和陈胜 B.秦二世和吴广
C. 秦二世和项羽 D.秦二世和刘邦
D
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大重大事件是( )
A.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焚书坑儒
B.秦统一中国和秦末农民大起义
C.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