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1课时 早期国家与社会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知道我国夏商周在生产技术、甲骨文字、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创新。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差异,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和博大精深。3.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经收集历史资料,感知和体验不同文明的内涵和魅力。【学习重点】我国夏商周在生产技术、甲骨文字、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学习难点】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和博大精深。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13中的内容,大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重点部分划线,疑难问题作好标记,并弄清以下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23页“商汤灭夏”和25-26页“武王伐纣”两个子目的内容,找出每个子目包含的知识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4.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_____时期,占卜之风盛行,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____开始的。5.闻名于世的青铜器_____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_____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是___、___、___的合金。6.为了维护 和对外 ,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合作探究]1.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21世纪教育网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夏商西周2.你知道西周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吗?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3. 谈一谈你对夏商西周礼仪教化的认识。(三)拓展延伸1.课堂总结:结合课本师生归纳出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四)当堂测试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 )A.约公元前771年 B.约公元前1600年2C.约公元前2070年 D.约公元前1046年[来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汤 B.黄帝 C.禹 D.舜3.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阪泉之战 B.打败有扈氏 C.逐鹿之战 D.牧野之战4.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在政治上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县制 D.郡县制5.西周分封制周王自称是 ( )A.皇帝 B.国王 C.天子 D. 诸侯6.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7.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是 ( )①交纳贡品 ②交纳田租 ③派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8.西周的宗法制的核心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9.哪两种制度的紧密结合,使西周统治得到巩固 ( )A.等级制和禅让制 B.分封制和禅让制 C.分封制和等级制 D.分封制和世袭制10.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的标准是 ( )A.血缘亲疏 B.地域远近 C.功劳大小 D.顺从程度11.夏商西周社会等级分明,其中贵族是由哪些阶层构成的 ( )①诸侯 ②平民 ③卿大夫 ④士 ⑤天子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12.出于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的需要,夏商西周建立和制定了 ( )①强大的军队 ②严酷的刑法 ③礼仪教化 ④严格的规章制度A.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③④1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夏、商、西周在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的实质是 ( )A.宣传神权思想 B.指导人们日常行为规范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D.教育感化民众14.材料解析21世纪教育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请回答:①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15.阅读下列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请回答:(1)这则材料反映了西周什么社会制度?(2)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三、总结反思历史条件:时间:建立者:都城:建立的政权机构: 。影响:______ 代替了 ,开始了“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3.西周的兴亡(武王伐纣)2.商朝的建立(商汤灭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