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古代印度【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
【2022年课标】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文明的发源地: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现)。
3.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强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知识点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与义务
1.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管祭司、掌握神权
2.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4.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知识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教义:
(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2)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佛教的传播:
(1)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数字;②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③佛教
4.四大文明古国
古国 时间 大河流域 文明象征
古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新月沃地”) 《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 约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
古中国 约公元前2070年 黄河、长江流域 分封制
【易混警示】国王虽然在印度把持着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在种姓制度上属于第二等级。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2022年湖南娄底)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A项正确;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希腊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2年山东聊城)右面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世界史中,农业文明时代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B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 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2022年黑龙江绥化)“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4.(2022年福建)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据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和古印度在国家机器与制度、大型工程、文化方面的发展各有特色,可见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无法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
5.(2022年湖南湘西)《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游记》以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为原型。因此,“如来佛祖”与佛教有关,B项正确;伊斯兰教、 道教、 基督教与“如来佛祖”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6.(2022年湖北恩施)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解析】题目中“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雕塑。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C项正确;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不是古代埃及,排除A项;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不是两河流域,排除B项;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不是古代希腊,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2年黑龙江绥化)“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8.(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陀”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具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插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A项正确;B项是中国的分封制,排除B项;C项是欧洲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排除C项;D项是日本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2021年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
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D.古印度-一种姓制度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反映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D正确;古代中国分封制是把土地赐给诸侯,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A排除;古希腊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内部人人人人平等,B排除;古巴比伦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但与题干不符 C排除。故选D。
2.(2021年湖南娄底中考真题)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中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能通婚等,A正确;庄园制度是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排除B;城邦制度存在于古希腊时期,排除C;封君封臣制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排除D。故选A。
3.(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可知与佛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因此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选项D符合题意;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A排除;李耳一般指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B排除;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C排除。故选D。
4.(2021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后来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产生于公元1世纪,创始人是耶稣,排除;C项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排除;D项是产生于7世纪,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故选A。
5.(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古代印度人发明0到9的数字。被阿拉比人传入西方,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①②④符合题息:《马可波罗行纪》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记载中国人的社会风情,不是古代印度文明成就, 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6.(2021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种的大河流域产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答案】C
【详解】根据“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发端于古代印度。C正确;古埃及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A错误;古巴比伦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B错误;古罗马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D错误。综上故选C。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2020年黔南州)如下图反映的是一个文明古国存在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这个文明古国是
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希腊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故C符合题意;埃及、巴比伦、希腊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BD,故选C。
2.(2020年湖南郴州)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
A.种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四等人制 D.农奴制度
【答案】A
【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其中吠舍属于第三等级,“贱民”属于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残存在部分印度人心中,故选择A项;采邑制度盛行在封建时代的欧洲,排除B项;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C项;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
3.(2020年湖南怀化)小杨同学在复习相关宗教知识点时,看到了下列信息:“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金刚经》”,由此判断此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D正确;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在公元前七世纪阿拉伯地区所创立的世界性宗教,不符合题意,A错误;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不符合题意,B错误;基督教创立于公元一世纪,时间不符,C错误。综上故选D。
4.(2020年四川内江)如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故A符合题意;只有古印度产生了世界性宗教,故B不符合题意;只有古埃及公元前36世纪出现了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两者文明均中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0年湖北宜昌)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当时维持了社会秩序和稳定。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到来之后,称这个社会等级制度为
A.种姓制度 B.城邦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庄园制度
【答案】A
【解析】考查点:种姓制度。解题思路:由材料“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故A符合题意;城邦制度存在于古希腊时期,排除B;封君封臣制度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封建贵族等级制度,排除C;庄园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排除D。故选A。
6.(2020年山东东营)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四个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故A符合题意;津贴制度是一种辅助工资形式,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形态,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民生,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20年江苏盐城)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项基本能力。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学习内容应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
③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④创始人被人们称为“释迦牟尼"
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解析】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的教义主张众生平等,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材料中内容论述的是佛教,故B符合题意;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排除A;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主张博爱,排除C;伊斯兰教创始人是默罕默德,排除D。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