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叶县实验学校张克华2013年6月小石潭记 柳宗元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融情于景的写法。3、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融情于景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伴随着一曲《高山流水》,师口述导入:同学们,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使人陶醉。山水之美,不仅是自然的折光,更是心灵世界的折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就觅得了这样一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同走进《小石潭记》,看看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美景?又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二)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学生默看,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三)读中识——积累文言知识1、检测字音坻 ( ) 佁 ( ) 翕 ( ) 俶 ( )邃 ( ) 参差( ) 悄怆( )指名读,齐读,学生识记重点字音字形。2、正确练读课文。1)(课件展示)朗读指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读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2)范读,教师放伴有音乐的朗读录音并给予听读要求;3)学生听读,然后齐读,自由读,男女学生朗读比赛。4)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3、恰当译,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2)集体质疑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类。3)当堂检测:(1)解释划横线词语的意思。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乃记之而去(2)试着译一译吧!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读中品——与柳宗元同游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进行表现的方法。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强调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做定性评价并板书。(五)读中悟——与柳宗元对话1、精读感悟,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2)与柳宗元对话,深入探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情怆幽邃”。 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说一说你的理解?(结合作者简介)(课件显示:作者简介)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你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把你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你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但你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之中,你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之中。所幸的是,永州山水接纳了你,也读懂了你的快乐和悲哀。指名读,师引导学生在悟读中,结合作者简介,悟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乐——凄,悲凉凄苦是文章的情感基调。3)学生自主选背喜欢的段落,指名背诵,师生评议。(六)课堂小结(课件显示)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讨论总结,指名回答。教师最后归纳。(关于文言知识积累和相关写景方法)(七)、课外作业 收集已学过的写景的古代诗文,并欣赏积累。板书设计小石潭记 柳宗元发现小潭 幽 移步换景潭中景物 乐 定点特写 乐小潭源流 奇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清 寓情于景 凄悲凉凄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观摩课”作品信息表河南 省 平顶山 市(省辖市) 叶县 (县、区) 项目: 观摩课作品名称 小石潭记学科 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学段 初中组 知识点年级 八年级 册别 下册作品内容著作人 主讲人姓名 张克华 在省资源网用户名教学指导老师 录制人员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7张PPT)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唐·柳宗元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融情于景的写法。文言文学习的关键在于读读中识读中品读中悟学习方法看谁读得准 坻( ) 佁( )翕( ) 俶( )邃( ) 参差( )悄怆( )chíyǐchùxīqiǎo chuàngcēncīsuì读中识朗读指南:1、读准字音。2、读好节奏。(语速、停顿)3、读出情味。(作者的情感)唐·柳宗元解释加点的字1、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潭中鱼可百许头3、影布石上,佁然不动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5、乃记之而去(西南,向西南方向。斗,像北斗星那样)(形成,成为)(大约)(布,映。佁然,呆呆的样子)(离开)试着译一译吧1、皆若空游无所依。2、其岸势犬牙差互。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学生思考: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读中品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情感愉悦 语调轻快 有缓有急)美景描绘大家快来看潭中的鱼,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的摇着尾巴,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哇,鱼儿们瞬间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看,他们张开嘴,调皮的对着阳光吐出一串串的水泡,这是和大家在摇尾问好呢!走近柳宗元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你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把你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你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但你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之中,你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之中。所幸的是,永州山水接纳了你,也读懂了你的快乐和悲哀。(情感忧伤 语调低沉 语速缓慢)乐→凄读中悟课堂小结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小石潭记》说课稿叶县实验学校张克华2013年6月《小石潭记》说课稿《小石潭记》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六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融情于景的写法。3、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本文个别语句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因而我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本文作者感情流露又很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三、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诵读教学法、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等。四、 教学对象分析(一)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言语沉默,甚至思维 “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二)学法指导: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在课后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与作者同游、与作者对话,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写作能力;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伴随着一曲《高山流水》,教师缓缓导入,随之课件展示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导入语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学生默看,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三)读中识——积累文言知识1、检测字音坻 ( ) 佁 ( ) 翕 ( ) 俶 ( )邃 ( ) 参差( ) 悄怆( )指名读,齐读,学生识记重点字音字形。2、正确练读课文。1)(课件展示)朗读指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读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2)范读,教师放伴有音乐的朗读录音并给予听读要求;3)学生听读,然后齐读,自由读,男女学生朗读比赛。4)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朗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3、恰当译,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2)集体质疑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3)当堂检测:(1)解释划横线词语的意思。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乃记之而去(2)试着译一译吧!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读中品——与柳宗元同游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进行表现的方法。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强调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做定性评价并板书。(五)读中悟——与柳宗元对话1、精读感悟,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2)与柳宗元对话,深入探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情怆幽邃”。 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说一说你的理解?(结合作者简介)(课件显示:作者简介)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你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把你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你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但你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之中,你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之中。所幸的是,永州山水接纳了你,也读懂了你的快乐和悲哀。指名读,师引导学生在悟读中,结合作者简介,悟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乐——凄,悲凉凄苦是文章的情感基调。新课标要求学生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3)学生自主选背喜欢的段落,指名背诵,师生评议。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六)课堂小结(课件显示)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讨论总结,指名回答。教师最后归纳。(关于文言知识积累和相关写景方法)意在让学生学会反思。(七)、课外作业 收集已学过的写景的古代诗文,并欣赏积累。板书设计小石潭记 柳宗元发现小潭 幽 移步换景潭中景物 乐 定点特写 乐小潭源流 奇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清 寓情于景 凄悲凉凄苦(力求突出重难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doc 《小石潭记》说课稿.doc 叶县实验学校 张克华 小石潭记.ppt 小石潭记张老师.flv 第四届观摩课信息表.doc 纯音乐-高山流水(古琴).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