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浅谈国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资源简介

浅谈国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国学文化作为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精髓,他不仅能够促进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而且还能够促进我们学生的全面成长。数学本身也就是国学的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相互推动,彼此产生影响。我们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怎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继承我们传统的文化,使我们的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用我们传统的文化来影响我们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陶冶我们学生的性格和情操,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何将我们的国学有效融合起来并运用到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也必须去探究和创新。
现就如何将我们的国学有效融合起来并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师把国学文化与“数学导入”融合,让我们的国学文化经典润物无声
介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国学文化并不明显。但是数学自于生活,用于我们的生活,生活本身也就是个伟大的课堂,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数学课堂上的老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其中的传统教学切入点,再通过结合传统教育的知识和传统素材,创造性把国学文化与数学导入相互的结合,使得数学变成生动有趣,变成了让学生灵活地去掌握知识。
例如:在给孩子们讲《认识时间》这节课时,首先,我可以引导这些孩子们深刻地回忆:在我们所学习的语文和经典中,有哪些词汇和句子最终是真正书写一个古人为了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 然后我们鼓励他们进行归纳、小结,当认真的孩子们在诗歌中沉浸的一种吟诵的愉快中时,再一次启发他们思考:你们真正能从中收到什么样的启示吗 怎样让这些孩子们从颜真卿的古诗《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和从"闻鸡起舞"的故事中再次令人感慨时间的宝贵,这样才能够使得孩子们的学习愿望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顺势而为地进入一个课题,让沉浸学习的孩子们玩得开开心心,学的快快乐乐。
二、教师在“数与计算”的课堂教学中显现国学文化智慧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的基本内容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数与计算",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以及数学问题的处理和解决等,都需要我们完全依靠数学计算活动的开展和参与,学生的计算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地影响到了学生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在数与计算的教学中,利用国学文化智慧,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向全班的学生展示了和数学数字有关的一首由宋代邵雍写的经典名句古诗《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通过古诗中的数字和数学课堂上的知识相结合,通过课件生动的展示,使学生快乐愉悦地认识1-10十个数字。这样结合古代国学文化知识,把原来枯燥的数学数字知识的认识变得更加丰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使得小学生更加能够乐于学习数学。
三、教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引进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向广大学生展示古人的数学思维,普及一些关于古人计算的知识和方法。在学习和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被其中包含着的坚强、勇敢的品质和创造性的价值观所深深地感染,主动接受和继承这个故事当中的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精神。这样的故事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说服性,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巧妙地引入传统和优秀的经典故事,丰富学生们对于传统和优秀文化魅力的认识和体验,树立正确的人格和成长道路。
例如:在向全班同学们讲解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田忌赛马-对策问题》时,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播放《史记》中关于田忌赛马的一个故事,从而做到能够主动让我们全班学生一一列举和写出关于田忌所有的各种竞争制胜策略,并深刻地亲身体会和看到田忌胜得齐王的各种竞争制胜策略和解决办法。利用数学课件教程中的回合演示实例分析回合对阵图,在小组进行回合归纳、比较的整个优化过程中,学生们清楚地看到亲身经历了各种不同回合的整个优化过程,体会并找到了最需要优化的回合概念。创造这样浓郁的"传统文化味",激发了我们学生的文化和学习兴趣,也为他们增添了强烈的自豪心。
中国国学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数学老师能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在熟悉教材、研究教学的同时,善于把握其隐藏的国学内涵,结合实际,把国学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让国学走进数学课堂,展示其独特魅力,用国学文化涵养我们的数学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