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田庄乡中 郭秋红《资治通鉴》作者、作品:字 ,陕州夏县人,北宋 家。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君实政治史学《资治通鉴》读准字音和停顿给下列字词注音:邪 涉 猎 孰 更 遂yéshè lièshúgēngsuì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理解下列词语含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4、即更刮目相待。一、人称代词:1、卿2、孤词语:2、见往事耳。(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知道、了解)(只是)(重新)(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古时王侯的自称)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意语序)(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注意“邪”,表反问,相当于“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注意“乎”,表感叹)(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托。(4)长兄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刮目相待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地位攀高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 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吴下阿蒙思读课文回答问题问题探究: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2、吕蒙对待劝学的态度怎样? 文中他说了什么?3、劝学的结果怎样? 课文是通过何人何语表现的?孙权的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吕蒙的话“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鲁肃的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读出语气和感情1、你学了这一课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你收集有关学习的名言有哪些?(1)孙权劝学的角度(2)吕蒙变化的角度(3)鲁肃赞学的角度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知识就是力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冰心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资料。(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朗读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3)通过学生朗读,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2、过程和方法:自主、参与、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教学难点】1、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教学设想】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学生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理解文意,体味对话,最终实现美读课文的目的。2 . 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3、参与教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开发】 。1、创设开心的学习氛围: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2、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轻松学习的环境。【教学过程】一、 导入 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引入新课二、展示与交流。展示自己在课前预习到的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和生字词。三、感知与理解1、朗读课文,准确认读。学生有感情朗诵。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分组自学讨论,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字词,翻译课文。(1)、 给下列字词注音: 邪 涉 猎 孰 更 遂(2)、词语:人称代词:卿 孤(3)辨析古今异义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见往事耳c、但当涉猎d、孤常读书e、即更刮目相待(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a.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意语序)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注意“邪”,表反问,相当于“吗”)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注意“乎”,表感叹)3、思读课文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心理,力求声情并茂。教师准备好以下问题:1) 提问:孙权劝谁学?又是如何劝的?讨论并归纳: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 提问:吕蒙对待劝学的态度怎样?讨论并归纳:先辞后就3) 劝学的结果怎样?课文时如何表现的?讨论并归纳:成功了。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四、反思与探究:1、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1)从孙权劝学的角度2)从吕蒙就学的角度3) 从肃赞学的角度(知识能够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2、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你搜集有关学习的名言了吗?让我们一起说一说吧!有关学习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孙 权 劝 学《资治通鉴》田庄乡中 郭秋红2013年5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国演义 歌曲.mp4 孙权劝1.doc 孙权劝学优秀课件.ppt 孙权劝学郭老师.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