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47张幻灯片,WPS打开)+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47张幻灯片,WPS打开)+3视频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2.2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识记创新精神的表现;
(2)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3)知道万众创新的重要性及对我们的要求;
(4)理解坚持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5)懂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
能力目标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情感态度
培养和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的热情,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教学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创新精神。
创新强国




视频:中国空间站VS国际空间站
(1)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空间站
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主要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空间局共同运营。预计2024年退役。
苏联建造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罗斯。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2001年3月23日坠毁。
和平号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并愿意向全世界开放,将在轨运营10年以上。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知识链接: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个方面。
看图思考:
(2)科技现状:②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优势)
补充:我国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
(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2)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
(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4)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5月12日, 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LAM(泛林半导体)和AMAT(应材公司)等公司发出信函,要求中国国内从事军民融合或为军品供应集成电路的企业,不得用美国清单厂商半导体设备代工生产军用集成电路,同时“无限追溯”机制生效。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5月15日晚19:00时左右,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包括那些处于美国以外,但被列为美国商务管制清单中的生产设备,要为华为和海思生产代工前,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
这次限制升级将对华为产生什么影响?这次美国商务部的限制是对华为芯片产业链薄弱环节的一次定点式打击。
课堂探究:承压!美国制裁影响显现 华为P50全系改4G
华为发布新产品:2021年7月29日晚间,华为举行发布会,发布手机、音响、智慧屏、手环、无线耳机、平板电脑等新品。按照往年惯例,华为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分别发布P系列和Mate系列两大旗舰手机产品。但受美国制裁影响,原定于2021年春季发布的P50被迫延后发布,且全系由5G降级成了4G手机。
思考:美国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封锁我国科技企业?我们应如何转危破局?
创新型国家 中国
发展经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30% 50%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70% 59.5%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瑞士第一, 美国第三 中国十四
③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劣势)
课堂笔记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补充)(P20)★★★
(2)★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
我 国 科 技 创 新 的 现 状 成就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 (挑战) ①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②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P20)
结论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思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995年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强调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
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强国我建设
p21相关链接
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自学3)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思考: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解决缺芯之痛的难题?
华为为什么自主研发鸿蒙系统?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启示?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怎样建设创新强国?(P21-24)
中国的未来与振兴离不开教育与创新
在国人都为华为的生存问题担忧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关心的却是教育。他说:“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
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以及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期间,发表了自己对中国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真知灼见。在他看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是国家的基本责任,我们需要创新,找到一个一个的机会点。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谈教育
任正非为什么这么关心教育?
4、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经济发展
依靠
科技创新
依靠
人才
依靠
教育
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国家为什么提出教育现代化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讲一讲
5.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1)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2)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3)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4)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5)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万众创新




有同学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和科学家的事,跟其他人无关,你认为呢?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1.“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的内涵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个人角度)
2.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应该怎样做?
你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路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企业角度)
创新精神
这是太空机械臂第一次展现在记者面前,他的孪生兄弟已经随天宫二号在太空中执行任务。未来,它也是空间站上辅助航天员进行工作的“好帮手”。研制这款机械臂的是三个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小伙子,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从项目上马,到交付使用他们只用了不到三年。
机械臂操作终端是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容差量只有3毫米,尽管他们没有丝毫怠慢,第一次参加系统级试验测试还是出了问题。
瞬间的灰心即刻转化成动力,为了抢时间,三兄弟夜以继日地实验、研究、修正、再实验,终于在2016年5月,按计划完成了机械臂交付验收。
从科研工作者身上,你感受到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屠呦呦
袁隆平
邓稼先
钱学森
创新精神表现为:
万众创新
航天事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对航天任务相关商标的保护类别皆为全类保护,可见其多么重视商标保护。
在“神州十二”飞行任务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硬科技”随处可见。例如,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导航终端已经引入神舟十二号飞船设计之中,飞船的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神舟十二号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也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
思考: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在创新的时代,我们还需要应该注意什么?
(4)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P2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思考:生活中存在哪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抄袭他人文学作品;
盗版图书、光盘、计算机软件;
冒用名牌商标;
盗用他人专利
……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方法技能: 保护知识产权小贴士:
知识汇总: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应该怎样做?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创造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保护自己知识产权)
远程医疗:疫情期间,钟南山等医疗专家通过互联网远程会诊、与国外医生交流疫情防控等;
绿码通行:疫情期间,利用大数据技术分配给每个人健康码,让出行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网上学习: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直播技术,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和老师在云端学习;
(1)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加美好。
(2)意义: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3.创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知识拓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青少年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
4.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③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批判精神;
④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手、动脑和实践的好习惯;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
共同 努力
创新永无止境
课堂小结
增进人类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
(2022.湖北随州)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近年来,中国航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神州”问天、“嫦娥”揽月、“羲和”逐日……不断刷新太空探索的中国速度,不断拓展人类对时空的认知。这说明( )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走在世界科技发展前列
②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
④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022中考真题练习
D
2.(2022.浙江丽水)文创文具、文创背包、文创饰品……近年来,丽水市各地依托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和科技提升,形成各种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也为丽水文化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这说明( )
①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②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③文化渗透在生活中
④文化自信是第一生产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文化的相关知识。①③: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和文化的发展。材料中,通过创意转化和科技提升,形成各种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这说明文化渗透在生活中 ,科技创新改变生活,故①③正确;②:材料未涉及制度创新,故排除②;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排除④;故本题选B。
B
2022中考真题练习
3.(2022.湖南怀化)创新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2021年7月20日,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这属于( )
A.理论创新
B.科技创新
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2022中考真题练习
【解析】本题考查对创新的正确认识。B:题文中体现的是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属于科技创新,B说法正确;ACD: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在题文中没有体现,A、C、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
B
4.(2022.湖北武汉)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启“超长太空之旅”,他们先后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太空授课和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于2022年4月16日顺利返回。这说明我国( )
A.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B.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世界
C.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D.全面建成了创新型国家
2022中考真题练习
【解析】本题考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C:分析题干信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太空授课和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于2022年4月16日顺利返回”说明我国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C说法符合题意;A:材料没涉及制度创新,故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B:我国科技尚未领先世界,故B说法错误;D:我国尚未建成创新型国家,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C
5、信息一: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频亮相。九1班同学围绕“中国科技凭啥惊艳世界?”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小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完善分配体制,采取的灵活的薪酬制度,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给予奖励。
小丽:201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为9.03万亿元,而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接近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 8%。
小梅:我市大幅降低民营企业非税负担。目前,我市90%的机器人企业为民营企业。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4 分)
①完善分配制度鼓励创新或四个尊重;(1分)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物质条件;(1分)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1分)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创新从政策上进行鼓励、财力上给予支持;提供平爱,营造环境(1分)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1分)(答到其中四点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