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纲要上第16课 错位文明的相处之道: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历史纲要上第16课 错位文明的相处之道: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学情析
错位的文明
降维打击
中国:沉迷天朝上国的世界
英国:正在建构日不落的世界
工业文明VS农业文明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两个文明碰撞了……
错位文明的相处之道
——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鸦片战争”(Opium War);
英国——“通商战争”(Trade war);
美国——“中英战争”(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
不同文明对于战争的原因与性质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记忆
(文明的错位)
战争称谓的差异反映了什么?
一、社会的错位:释鸦片战争之因
观察《伦敦新闻画报》的画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思想形态、军事装备和对外政策等层面的不同。
君主专制VS君主立宪制
《玛丽威廉加冕的场面》
《中国的道光皇帝》
——《伦敦新闻画报》
政治体制
小农经济VS工业革命
透纳:《雨,蒸汽和速度》
《中国速写:纺纱的农妇》
——《伦敦新闻画报》
经济结构
文化专制(程朱理学)VS思想解放(启蒙思想)
《若弗兰夫人的沙龙》
欧洲贵夫人聚集科学家、哲学家、
作家,讨论启蒙思想
《中国速写:北京贡院》
——《伦敦新闻画报》
思想形态
军备废弛VS船坚炮利
《一张奇怪的关于英国军舰的中国画》
——《伦敦新闻画报》
《中国报道:对乍浦的描述》
——《伦敦新闻画报》
军事装备
闭关锁国VS殖民扩张
乔治·兰伯特《加尔各答威廉堡》,英国在印度修建的砖土防御工事
《中国的外交》
——《伦敦新闻画报》
对外政策
文明的差异无处不在,不同就会引发战争吗?
19世纪中叶 中 国 英国(世界)
政 治 君主专制 民主政体
经 济 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
思 想 文化专制(程朱理学) 思想解放(启蒙思想)
军 事 军备废弛 船坚炮利
外 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综 合
1.“对联式”的社会错位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材料:西方需要茶叶,拿什么来和中国人交换呢?……外商所能做的就是以白银来购华货。……鸦片战前,在中英贸易中能够改观对华贸易入超局面的不是来自西方的货品,而是来自东方印度殖民地的货物,先是棉花,后是鸦片。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2、84页。
中国
英国
白银
棉花
鸦片
茶叶
2.贸易逆差-鸦片走私-禁烟斗争
“我们不同意鸦片与该场战争无关的说法,因为鸦片毫无疑问,是导致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我们也认为中国之自欺欺人、狂妄自大与无知,实为鸦片战争之远因。”
——Editor’s note,Chinese Repository,P.289.
结合图文思考,
中英之间还有何冲突?
3.观念冲突:天朝上国VS主权国家
天子
蛮夷
戎狄
中间地带
王侯
化外之地
《尚书·禹贡》对天下的认知
聪明不过希腊人,他们早就说战争是一切缘由之父,而一切战争的母体则是金钱。
——徐瑾《印钞者》
鸦片战争
(1840年—1842年)
英军侵华路线中攻占的城市有何共同特点?
商业价值
英国发动的保护毒品走私贸易的非正义战争
4.工业革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鸦片战争
1.“对联式”的社会错位
2.贸易逆差-鸦片走私-禁烟斗争
3.观念冲突:天朝上国VS主权国家
4.工业革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失败
鸦片战争
(1840年—1842年)
二、实力的错位:战败的多重面相
——《伦敦新闻画报》
材料一: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1842)
材料二:我们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除了军事、科技之外,更重要的是从自身的文化层面上寻找原因,因为相比于军事、科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负会阻滞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要文化自信,不要文化自负。
——李成林:《自负与自信:文化与鸦片战争关系的历史启迪》(2019)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寻求并获得皇帝关注的文人网络,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
——[美]詹姆斯·M·波拉切克:《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2020年出版)
1.三则材料共同叙述了什么史实?
清政府战败
材料一: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1842)
材料二:我们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除了军事、科技之外,更重要的是从自身的文化层面上寻找原因,因为相比于军事、科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负会阻滞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要文化自信,不要文化自负。
——李成林:《自负与自信:文化与鸦片战争关系的历史启迪》(2019)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寻求并获得皇帝关注的文人网络,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
——[美]詹姆斯·M·波拉切克:《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2020年出版)
同:内因
异:器物-文化-政治
2.三则材料关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的解释有何异同?
材料一: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1842)
材料二:我们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除了军事、科技之外,更重要的是从自身的文化层面上寻找原因,因为相比于军事、科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负会阻滞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要文化自信,不要文化自负。
——李成林:《自负与自信:文化与鸦片战争关系的历史启迪》(2019)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寻求并获得皇帝关注的文人网络,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
——[美]詹姆斯·M·波拉切克:《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2020年出版)
3.说明三则材料的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
时代、立场、视角
材料一: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1842)
材料二:我们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除了军事、科技之外,更重要的是从自身的文化层面上寻找原因,因为相比于军事、科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负会阻滞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要文化自信,不要文化自负。
——李成林:《自负与自信:文化与鸦片战争关系的历史启迪》(2019)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寻求并获得皇帝关注的文人网络,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
——[美]詹姆斯·M·波拉切克:《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2020年出版)
4.你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实力的错位
三、尺度的错位:条约的不同解读
《南京条约》对英国和中国两国的臣民和利益有同等的好处。——《泰晤士报》
这个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
阅读《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并回答:
1.清政府与英国对同一条款的态度有何差异?
2.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认为该条款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态度:竭力争取
重利
国家利益
(政治、经济、司法)
近代尺度
态度:淡然处之
重礼
天朝颜面
传统尺度
如何看待这种尺度的错位?
危害:
主权沦丧:领土、关税、司法
社会性质:独立——半殖半封
材料:由于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近代意义的国际观念尚未产生,中国人民当时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民众利益,因而也不可能如同我们今天清醒认识到的那样,立即去反对领事裁判权等侵略权益。战争期间,反对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是容易看清的。战争结束之后,如何反对其经济侵略和政治压迫,对当时的人们说来,却是难以看清的。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不平等条约
体系
四、缩小错位的变革曙光
徐继畬:
1848年
《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
《瀛寰志略》
林则徐:
1839年
《各国律例》
《四洲志》
魏源:
1842年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开眼
看世界
关天培
三元里人民抗英
海龄

直到咸丰年末,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然后有了少数人觉悟,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华夏有史 五千余年 泱泱中国 文明渊源 晚清积弱 列强垂涎 坚船利炮 倾销鸦片
林公则徐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炮火连年
近代历史 兹为起点 此后百年 国力维艰
不平等约 为数逾千 叹我中华 屡经烽烟
赞我人民 斗志弥坚 抗争星火 终能燎原
……
落后挨打 前事可鉴 雪耻夙念 终于实现 永志不忘 一往无前
警示钟铭文(节选)
警示钟铭文
南京静海寺警世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