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知识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知识汇总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1915年
巴黎和会:1919年1月—6月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
中共二大的召开:1922年7月
全国工人运动高涨:1922——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原因: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开始时间:1915年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指导思想:①前期:民主与科学(即“德先生”与“赛先生”);②后期:马克思主义
重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
核心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
性质/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积极意义:
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
启示: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
背景:
国内: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和北洋政府的对外卖国、对内镇压政策;民族工业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导火线(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领导力量: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经过:
前期(6月5日前)
①斗争中心(地点):北京
②斗争主力:学生
③斗争形式:罢课
④北洋政府的态度:镇压
后期(6月5日后)
①斗争中心(地点):上海
②斗争主力:工人
③斗争形式:罢工
④北洋政府的态度:妥协
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承担历史重任;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核心思想:爱国主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的三个特点
1、从地点看:北京→上海→全国各地
2、从人员看:学生(先锋)→工人(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商学联合
3、从斗争方式看:游行示威→“三罢”(罢学、罢工、罢市)
启示:
弱国无外交;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要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
国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国内:五四运动的洗礼
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李大钊
(1)主要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时间:1921年7月(7月1日建党节)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内容:
革命纲领: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二大)的召开
时间:1922年7月
地点:上海
主要内容:
①最高纲领:重申建设共产主义
②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概况: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间:1923年2月
口号: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遭到军阀吴佩孚的镇压,运动转入低潮
意义: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峰
教训:①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②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补充:
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启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跟着党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