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小毛虫 (说课稿)(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小毛虫 (说课稿)(2课时)

资源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22《小毛虫》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小故事背后藏着积极向上的大道理,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本文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生动细致,极具美感。另外,课文大量运用了四字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更好的积累。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读“昆、抛、弃、挪、拙、悲、羡、慕、茧、竭、裹、辰”12个生字,书写“昆、弃、拙、羡、慕”5个生字。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笨拙、竭力、时辰、雾霭”中带点字的意思,积累“观察、昆虫、抛弃”等9个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能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从中受到启迪,要通过观看视频和品读了解,进而从中受到启迪∶只有勇于面对成长中的挑战,才能品尝到成长的喜悦。
教学难点:学生对蝴蝶比较熟悉,但有点学生对小毛虫却较陌生,对于学生现有的认知,对小毛虫破茧成蝶就更抽象了。
四、说学情
本文讲述了一只小毛虫破茧成蝶的过程,充满了童趣。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此外,要熟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观看童话故事《毛毛虫会飞了》,直观感受小毛虫破茧成蝶的过程。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抓住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是怎么做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春天到了,外面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花儿开放,鸟儿歌唱,还有各种昆虫轻歌曼舞。
2、出示句子: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
3、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4、理解“轻歌曼舞”。谁能用猜词法,来试着说说看轻歌曼舞是什么意思?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5、这个场景多么快乐又充满生机啊,让我们一起来读。“的”读轻声。
6、在这些昆虫中,最漂亮的非蝴蝶莫属了,但是蝴蝶小时候可不长这样,那时候它只是一条小毛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
揭示课题并板书:22 小毛虫
7、一起来读一下课题。
8、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是一条怎么样的毛虫?
最后变成了什么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
自读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想一想:( )的小毛虫变成了( )的蝴蝶。
2、小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回答问题。
预设:可怜的、笨拙的、不悲观的、乐观的、笨手笨脚的……小毛虫
灵巧的、轻盈的、色彩斑斓的、美丽的……蝴蝶
4、随机板书:小毛虫:可怜、笨拙、不悲观
蝴蝶:灵巧、轻盈、色彩斑斓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一)可怜的小毛虫
1、为什么说它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直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媒体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3、理解“抛弃”。扔在一旁,没有人搭理它。
4、引读:是呀,当所有的昆虫都在享受着美好的春日,它们轻歌曼舞,飞的——,跑的——,又是——,又是——……到处——。这一切对于小毛虫来说都非常新奇,但只有它既不会——,也不会——,还被——。
5、它孤单极了,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可怜的小毛虫)。
6、谁能读好这个句子,注意读出小毛虫的可怜。
7、这里有一个关联词“既不会……也不会……”,请你来造句。
8、齐读第一节。
(二)笨拙的小毛虫
1、小毛虫太可怜了,又孤独寂寞。而且它还是一条笨拙的小毛虫。
2、学习生字“拙”。查查字典看看“拙”的意思是什么。组词。
理解“笨拙”。笨拙是什么意思呢?自己读读第二节。
拙,不灵巧,与“笨”相同。本课是指小毛虫行动迟缓、不灵活。
3、你还能从第二节哪些词语看出它的笨拙,第一组的同学来给我们读一下第二节,其他同学边听边从文中圈出词语。
预设: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4、理解“九牛二虎之力”。什么叫“九牛二虎之力”?意为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的相加。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5、理解“挪动”。那什么叫“挪动”呢?拿出你们的手贴在桌面做给老师看一下。
6、一片叶子到另一片叶子的距离并不长,可对于笨拙的小毛虫来说,太远,太长了,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7、谁能试着把小毛虫的艰难、笨拙读出来?
(三)乐观的小毛虫
1、小毛虫真是既可怜又笨拙。那小毛虫对自己不如别的昆虫抱了怎样的态度,又是怎么做的呢?从第三、第四节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学习生字“羡慕”。示范书写,提醒学生“慕”字下面的小,旁边还有一点,且两点平行。学生练习。
3、学习生字“竭”,理解“竭力”。查查字典“竭”是什么意思?所以竭力的意思就是?
竭,尽。尽力。
4、在文中“尽”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找到吗?整理多音字“尽”。
5、学习生字“裹”。你怎么来记忆它?“果”字躲在衣服中。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6、生交流。
板书:吐丝、结茧
7、出示图片,理解“茧房”。
8、小毛虫在努力地工作着,但却被一些昆虫不理解,甚至是嘲笑。你能当当小毛虫来回答他们吗?
9、谁能来填一填: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它们。因为它懂得_______。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_________,为自己编织一间_______。所以,它尽心竭力地做着,直到把自己裹进__________。
10、从小毛虫的实际行动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它的乐观与坚定信念,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小毛虫。
(四)化蝶
1、小毛虫尽心竭力的吐丝结茧,时辰到了,它羽化成了美丽的蝴蝶。一起读读第五节,感受一下小毛虫的快乐。
2、理解“时辰”。谁能说出它的近义词?那这里的“辰”是什么意思呢?自己查查字典。
本课“时辰”是“时机”的意思。辰,旧时计时的单位,每段叫做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3、理解“雾霭”。查查字典“霭”是什么意思?那你能说说“雾霭”是指什么?
霭,云气。“雾霭”就是指“雾气”。
(五)小结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你们喜欢他塑造的这个小毛虫吗?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
3、师小结:当你被人抛弃时,千万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羡慕任何人,而是要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爱护自己,最后你一定会成功的。
四、作业设计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达芬奇。
2、尝试以小组为单位演绎一下课文内容。
七、说板书设计
吐丝、结茧
22 小毛虫 ———— 蝴蝶
可怜 灵巧
笨拙 轻盈
不悲观 色彩斑斓
八、说教学反思
1.以读促讲,以读促思。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读"的功能,在读中明理,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悟理。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本文用词准确生动,从这些重点词语中能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3.重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在此基础上品读语言就更有亲切感。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们写的寓言故事,一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努力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就悲观失望,要乐观面对生活,才能有所作为。
课文一共有七个自然段,按照小毛虫的变化进行叙述,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简洁,再加上生动优美的插图,十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特点,容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本文在编写时采用了半注音的方式,旨在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测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和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字的音形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道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期的情境, 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昆、怜"等16个生字,会写"整、抽"等8个生字,理解"尽心竭力、与世隔绝"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段落,初步了解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说学情
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五、说教法学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蝴蝶图片,揭示课题
复习认读词语。读准多音字“尽”--尽管如此;尽心竭力
二、细读课文
(一)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毛虫?
1、(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说说吗?(近义词:好奇)
(强调冒号)小毛虫看到了什么情形?师生合作读。
2、(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理解词语:笨拙。第七自然段有一个四字词语和“笨拙”意思一样,你找到了吗?(笨手笨脚。)
我们还可以找到“笨拙”的反义词呢?——灵巧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圆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学习生字:挪。“挪动”是什么意思?请“挪动”一下你们的小屁股。你们“挪动”起来非常容易,非常开心。
可是,小毛虫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挪动了——(一点点)。(费力地读,感觉要用全身的力气)
3、啊!小毛虫是多么——(笨拙)啊!正因为如此,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两片叶子对对于小毛虫来说,这个距离怎么样啊——(很长)嗯,非常漫长;这个路程怎么样啊——(很远)嗯,非常遥远;花的时间怎么样啊——(很多)嗯,太多太多;用的力气怎么样啊——(很大)嗯,非常费劲,它太累了。所以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4、假如你就是这只小毛虫,看见别人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你会怎样呢 相机理解“羡慕”
感受“尽心竭力”
1、出示: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小毛虫对 不悲观失望。小毛虫不羡慕 。
(板书:不悲观、不羡慕)
2、 因为它懂得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读。(出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板书:该做的事)展开想象,说说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句式:(谁)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该做的事情是——(搬运食物),蜻蜓该做的事情是——(捉害虫)。这些昆虫,它们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它,这条小小的毛虫,该做的事情是——
写字指导:纺、织、编,重点指导书写“编”
(出示: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读)。注意这里有个逗号,要停一停,再读一读。
3、明白了这一点,小毛虫——(出示: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学习生字:竭
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做着什么工作?指名读句子。
它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吐着纤细的银丝,编织着牢固的茧房。它——(织啊,织啊。)
听老师来读,你有什么体会吗?师: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读得很累――评价:是小毛虫爬得很累!可是还是一刻不停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不停地织。评价:这么细的丝,断了,继续织――反反复复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
(尽心竭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刻也不停歇。)
小毛虫住在怎样的茧屋里?
出示词语:牢固的茧屋 温暖的茧屋 与世隔绝的茧屋
尽管小毛虫是那样的“笨拙”,但是它知道自己该做的事。像老师一样来读读(织啊织啊。)读第四小节,感受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三)蜕变蝴蝶
1、小毛虫在茧屋里耐心等待,它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读一读课文,看看小毛虫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
现在它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
说话:这是一只 的蝴蝶?
【板书:灵巧轻盈】
小毛虫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惊奇”)
加上惊喜的语气读。
四、复述课文。
根据板书和图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七、说板书设计     
不悲观  不失望
   (笨拙)小毛虫——————————蝴蝶(灵巧轻盈)
             尽心竭力
八、说教学反思
1.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本文语言丰富,生字新词较多。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引导学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理解小毛虫的"笨拙";抓住"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理解小毛虫的"尽心竭力"等。在理解词语的同时,我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带动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理清故事发展过程,抓关键词句练讲故事。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就让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句,弄清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然后图文对照,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对后面完整地讲故事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在各个阶段的生活状态,然后鼓励学生借助这些词句来练讲故事,既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教给了学生讲述故事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