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期末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答题卡内)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 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 的……社会差别。 ”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香港回归
2.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
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3.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 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60 多年前,第一部《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5.2018 年 3 月 29 日,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烈士建园举行,
与 68 年前的这场战争有关的史实有 ( )
1
①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②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③为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 .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6.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 ,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
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 这一名称最早可
能出现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7.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 称号搭配不 正确的是( )
A .“铁人”——雷锋 B .“两弹元勋”——邓稼先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8.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 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科教兴国
9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道路决定命运” 。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 .计划经济的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道路 D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0.2017 年 1 月,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 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 党创新精神的是( )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
2
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1.“村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 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告 诉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 ”这首歌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创伤,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下列关于“文 革”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②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教育空前繁荣 ④人民蒙受深重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1978 年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平反冤假错案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
14.1985 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C.实行菜篮子工程 D.完善城市功能
15.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
3
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16.某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承包责任制”“按劳分配” “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
A.成为发达国家 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下列关于“中国梦”基本
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世界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20.下列各项中,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相关的举措包括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交往的基石,对于它的叙述和理解正确的是
A.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B.两岸经过 92 次协商达成的结果
C.这一共识以书面形式通告两岸 D.根本目的是实现两岸“三通”
22.“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这首诗歌
中的“喜事”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23.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 )
A .敌对——正常化 B .敌对——敌对
C .友好——友好 D .友好——敌对
24.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 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袁隆平 D .邓小平
25. 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 B .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提出的
B .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绩 D .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6.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结束 D .三大改造完成
5
27.“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是 (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2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这首 歌谣赞颂的是 ( )
A .实行对外开放 B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社会主义制度
29.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 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A .相同的心理素质 B .共同的文化传统
C .相同的经济基础 D .共同的生活习俗
30.结合所学知识,从下边这些关键词中,你可以知道这位科学家是( )
①中国女药学家 ②发现了青蒿素 ③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 .邓稼先 B .王亚平 C .刘洋 D .屠呦呦
选择题答题卡
1 〖A〗〖B〗〖C〗〖D〗 6. 〖A〗〖B〗〖C〗〖D〗 11.〖A〗〖B〗〖C〗〖D〗 2. 〖A〗〖B〗〖C〗〖D〗 7. 〖A〗〖B〗〖C〗〖D〗 12.〖A〗〖B〗〖C〗〖D〗 3. 〖A〗〖B〗〖C〗〖D〗 8. 〖A〗〖B〗〖C〗〖D〗 13.〖A〗〖B〗〖C〗〖D〗 4. 〖A〗〖B〗〖C〗〖D〗 9. 〖A〗〖B〗〖C〗〖D〗 14.〖A〗〖B〗〖C〗〖D〗 5. 〖A〗〖B〗〖C〗〖D〗 10.〖A〗〖B〗〖C〗〖D〗 15.〖A〗〖B〗〖C〗〖D〗
16 〖A〗〖B〗〖C〗〖D〗 21 〖A〗〖B〗〖C〗〖D〗26 〖A〗〖B〗〖C〗〖D〗 17 〖A〗〖B〗〖C〗〖D〗 22 〖A〗〖B〗〖C〗〖D〗27 〖A〗〖B〗〖C〗〖D〗 18 〖A〗〖B〗〖C〗〖D〗 23 〖A〗〖B〗〖C〗〖D〗28 〖A〗〖B〗〖C〗〖D〗 19 〖A〗〖B〗〖C〗〖D〗 24 〖A〗〖B〗〖C〗〖D〗29 〖A〗〖B〗〖C〗〖D〗 20 〖A〗〖B〗〖C〗〖D〗 25 〖A〗〖B〗〖C〗〖D〗30 〖A〗〖B〗〖C〗〖D〗
6
二、填空题 (5 分)
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____________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________、和平 共处。
32.1955 年,周恩来参加_________会议,在会上提出“_________ ”的方针,这是第一次 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年 10 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三、综合题 (共 35 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 分) 材料一
图一 农民丈量地界 图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三:失误: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这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 分)
材料二 以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979 年, 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一 些农村开始试行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安徽和四川等农村开始试行的经济制度是什么? (2 分) 它对农业的发
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 分)
7
(3)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2 分)
35. (14 分)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 年 1 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 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 义在华特权 ,废除“二十 一 条”等要求 ,遭到操纵会议的英 、 法 、 美等国的拒绝 。会议无理 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外交之兴】
材料二 如图。
【外交之盛】
材料三 1 月 17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 2017 年 年会开幕式 ,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的主旨演讲, 强调要坚定不移推 进经济全球化, 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 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 …
(1)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2 分) 这种“待 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2 分)
]
(2) 材料二中,结合图 1 相关知识,中国在外交上提出什么? (2 分) 图 2 反映的是什么历 史事件? (2 分) 图 3 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2 分)
8
(3)材料三中,习 主席强调“要坚 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 在 21 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2 分)
(4)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2 分)
36. (12 分)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 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1954 年, 中国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共同倡导的基本原则, 成为 日后解决 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倡导怎样的外交政策? (2 分)
材料二: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握手, 25 年没有交往 了啊!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 一 个时代结束了, 另 一 个时代开始了”。
(2) 材料三反映了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1 分)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2 分) 此次尼克松访问中国,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什么文件? (2 分) 中美正式建交在 哪一年? (1 分)
9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两件外交上的大事。 (2 分)
(4)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10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测试卷 双向细目表
试卷总分:100整体难度:中等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题号 难度 考查范围 知识点 分值
一、选择题 共60分
1 较易 识记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 一般 掌握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一般 识记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4 全部 识记 三大改造
5 全部 理解 抗美援朝
6 较易 识记 三大改造
7 较难 识记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8 一般 识记 对外开放
9 容易 识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 容易 识记 一国两制
11 一般 理解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2 较易 理解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3 一般 理解 伟大的历史转折
14 一般 理解 经济体制改革
15 一般 掌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
16 一般 掌握 经济体制改革
17 一般 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精神
18 一般 掌握 对外开放
19 一般 掌握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20 较易 掌握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1 较易 掌握 “九二共识”
22 较易 理解 香港、澳门回归
23 较易 理解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24 全部 理解 科技文化成就
25 全部 理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6 全部 掌握 三大改造
27 全部 掌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8 全部 掌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 全部 掌握 科技文化成就
30 全部 掌握 科技文化成就
二、填空题 共5分
31 全部 全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 全部 全部 外交事业的发展
33 全部 全部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三、综合题 共35分
34 全部 全部 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
35 全部 全部 外交事业的发展
36 全部 全部 外交事业的发展 八年级下册历史试题期末检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DBC 6-10 BABDD 11-15 BDCAB 16-20 CABAA
21-25 ADACB 26-30 DDCBD
二、填空题
3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32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33. 26
二、材料题:
34.(1)图一:土地改革(1分)图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分)图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2)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
(3)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曲折中前进。(2分)(任答两点即可)
35.1.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强大,政府腐败无能。五四运动。[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一国两制”。
3.世界贸易组织(WTO)。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言之有理即可)
36.(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2)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国际形势的变化;(2分) 中美《联合公报》(2分) 1979年(1分)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任意两个2分)
(4)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等(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