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虞美人》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虞美人》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虞美人》教学设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教学目标
培养整体感知诗词感情的共情能力,并通过文本细读进一步阐明自己观点。
知人论世,了解李煜生平及词作背景,了解李煜词前后期风格题材特点。
通过材料对比阅读,培养多元性、审辨性思维,并表达自己观点。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对李煜其人及其次有一定的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感受李煜的愁情之源。
审美与创造:感受本文“抽象化具象”的艺术特色。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愁情别绪,了解词人亡国后的深哀巨痛,领会词作感动人心乃至传诵至今的深刻原因,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四、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让学生回顾(学生表格如下)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姓名 李煜,初名从嘉,字 , 号 、莲峰居士。
民族
生日时间 年七夕
亡故时间 年七夕
出生地
祖籍
相貌 重瞳
职业
才能 精通 、工于 、长于
婚恋状况 大小周后 、感人爱情
挫折 亡国、失爱
作品体裁风格 前期词大都风格 ,格调 ; 后期词作更是题材 ,含意深沉
他人评价 “生于深宫中,长于妇人手。”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二)整体感知——诵读
1、师: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本词。(生齐读)
2、师:请两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师:同学们请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感情基调:凄凉哀伤
节奏:低沉缓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听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
5、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出情感。
6、学生再次齐读本词。(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三)分析鉴赏——品读
1、师:刚才大家诵读了这首词,已经感受到作者凄凉哀伤的情感,那么词中哪个 字能直接抒发这种情感?
词眼:愁
2、说一说: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叹
愁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分组合作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3)“朱颜”是何意?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示:从意象、关键词句、艺术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
4、展示交流:
(1)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阶下囚、亡国奴。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甚至是对亡国之君的屈辱。,不能不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奇语劈空而下,问的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可以指李煜以前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借以引申到他以前精神上的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
(3)“朱颜”即可指后宫佳丽的容颜,也可是词人的容颜,还可是国家的容颜。
改:朱颜、地位、感受
(4)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愁思的广、长、多,把无形的愁思具体化,沉重的情感飞动化。
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5、品读意象和手法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 ——不变的“外物”
虚写:往事、故国 、朱颜、一江春水 ——巨变的“人事”
诗歌视听
拓展延伸
李煜的痛,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以前学过他的《相见欢》,让学生回顾背诵。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思考讨论: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点拨: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梦醒之后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离别之痛,对青春易逝、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六)课堂总结
1、小结:
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虞美人》中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之情,回首故国物是人非的凄凉悲慨,像春水那样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灵。这也就是《虞美人》千古传诵的重要原因。
2、学生背诵全词。
(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
3、反复朗读这首词,注意融入诗人情感。
试列举古代诗词中有关“愁”的句子。
(七)板书设计
(






)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 ——不变的“外物”
对比:
虚写:往事、故国 、朱颜、一江春水 ——巨变的“人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