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教版2019版教育部统编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框,主要回答了两大问题:中国梦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一共包括三目:第一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宏观上讲述了中国的本质(是什么)、意义(为什么)和要求(怎么掌握),具体来看讲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世界的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阐释了中国梦与人民的梦、与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及与世界梦的关系;第二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每一个“伟大”可以从为什么和怎么办理解)及“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三目“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实现这一战略安排,每个人都要抓住机遇、不懈奋斗。本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权威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整个第四课的三框是按照“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的脉络延续下来的。同时,本框题属于第二框,居于中间,可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梦”并不陌生,无论是从日常的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的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是第三课学习中接触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都对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对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感性接触。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梦的了解多局限于概念,没有上升到真正理论的层次,对中国梦和个人梦之间的联系并不清楚。因此,如何将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使得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层面的提升,明确“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一致性并为之不断奋斗就尤为重要。三、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本质,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而坚信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能用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问题的能力。理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两步走战略。了解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理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正确处理基于和挑战。【公共参与】青年学生要敢于有梦、勤于追梦,不仅要做中国梦的见证者,还要做中国梦的接力者、建设者,积极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的一致性,将小我的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为实现中国梦树立理想目标,承担青年使命。2.教学难点:中国梦、人民梦、世界梦的关系;“四个伟大”及其辩证关系。五、教法学法预选讲授法、讨论分析法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导学案、检查学生作业、便利贴、梦想墙学生:观看/了解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选定榜样人物并制作幻灯片七、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环节一:梦从何处来【教师活动】播放视频1《1800年-2020年世界GDP购买力变迁》在视频观看前,引导学生带着对课本P47探究与分享中“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这一句话的理解观看视频。【学生活动】带着自己的理解认真观看视频并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想法。【设计意图】视频1《1800年-2020年世界GDP购买力变迁》向我们展示了1800年到2020年世界GDP购买力变迁情况,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较快集中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所给话题自由发表观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梦的历史渊源,为新课讲授做好铺垫。讲授新课环节二:梦为何模样【过渡语】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在古代,我们中华民族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成绩;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遇了苦难和挫折;但就是在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努力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重回顶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民如此渴望复兴的原因,是中国梦的历史渊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今天的学习探索。【总体思路】通过播放《那年那兔那些事》节选视频1,并通过文字和图片对视频内容进行升华,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所选榜样人物案例展开分析,最后进行理论总结升华一起感悟中国梦的本质。探究活动一:猜一猜【教师活动】播放视频2《那年那兔那些事》节选1请同学们观看视频2《那年那兔那些事》节选1并猜一猜视频人物的原型是谁?他的大国梦是什么?(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在看完视频后立即说出,接下来的文字材料就简单快速带过,如果还有大部分学生没有猜出来,就再进一步讲解文字材料,最后给出图片答案。)【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分享讨论成果。探究活动二:说一说【教师活动】在前一堂课给布置课后任务:按之前的分组,思考“我的榜样?”、“他(她)的中国梦?”两个问题,并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课前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在征求学生同意的情况下随机抽取一个有分享意向小组的成果提前插入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所分享的榜样其中国梦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该榜样的中国梦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上一环节钱学森的大国梦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其他小组你们榜样的中国梦又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学生活动】思考两个问题,并将思考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被抽取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其他同学安静聆听。3、思考教师的提问,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小结】不论是钱学森的大国梦、黄大年的强国梦,还是我们其他榜样的脱贫梦、幸福梦、强军梦等,归根结底都是着眼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角度,因为中国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幻灯片展示相应内容)。【设计意图】中国梦的本质这一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但是基于已有经验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这一环节通过两个探究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并让学生猜动画人物原型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合作,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讨论与分享。从概括、分享人物中国梦的内容到分析其出发的角度,最后总结、理解中国梦的本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掌握教学重点。环节三:梦如何实现【过渡语】经过我们的探索,我们了解到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那么我们要如何实现这个梦呢?实现这个梦又有哪些意义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追梦旅程的第三环节:梦如何实现。探究活动三:想一想【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思考:如何实现黄大年教授的强国梦?榜样们的“脱贫梦”、“强军梦”、“幸福梦”又要如何才能实现呢?【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所思考的内容。【小结】不论是要实现强国梦、脱贫梦,还是要实现强军梦、幸福梦,同学们围绕不同主体、不同角度提出的实现举措都需要依靠每一位中国人民去落实。所以我们说:①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实现。②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③同国际社会一道,将中国梦融入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之中。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出中国梦、人民梦、世界梦的关系其实是(PPT展示相关内容):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②中国梦也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③中国梦还是奉献世界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整理分享榜样人物中国梦的基础上,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榜样们的梦如何实现,让学生在思考与分享的过程中突破中国梦、人民梦、世界梦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同时有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四:追梦领头人【过渡语】与此同时,中国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梦。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么,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党是如何做好追梦领头人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追梦领头人的脚步,走进追梦旅程的第四环节。探究活动四:析一析【教师活动】1、播放视频3《那年那兔那些事》节选2,并在播放前要学生思考视频展示的是哪些历史?2、引导学生思考:为了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党都做了哪些努力?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有什么特点?要如何取得斗争的胜利?3、引导学生分组制作“四个伟大”关系图,并上台分享制作成果?4、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当前面临的斗争有哪些呢?为了取得斗争的胜利我们党有何计划?【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四个伟大”关系图,派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制作成果。着眼于当前社会背景思考需要开展的斗争和党的规划。【小结】为了实现伟大梦想,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了实现伟大梦想,党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为了实现伟大梦想,党还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的关系:【设计意图】“四个伟大”及其辩证关系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对视频展现的内容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在讨论与探索中得出结论,突破重难点。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党自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人民进行的斗争,通过让学生概括并分析这些斗争的特点以及要如何取得斗争的胜利,最后让学生归纳“四个伟大”的关系并进一步思考我们当前面临的斗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四个伟大”的具体内涵及其特点、相互关系,还能增强学生对党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环节五:梦想接力人【过渡语】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斗争内容有所不同。我们讨论到,在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为应对斗争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安排。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学习在这一战略安排下我们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如何实现伟大梦想?我们青年学生又该有何作为?探究活动五:谈一谈【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谈一谈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为实现新时代的战略目标应该从何入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2、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实现伟大梦想青年学生可以有何作为?你有梦想吗(你的中国梦是什么)?为实现梦想你有什么规划呢?3、播放《追梦赤子心》,组织学生上台将梦想粘贴在梦想墙上。【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将自己的梦想写在教师提前准备的便利贴上,分组依次上台将梦想贴在梦想墙上。【设计意图】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过渡到学生个人的梦想,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与学生的个人梦紧密相连,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小我的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为实现中国梦树立理想目标,承担青年使命。环节六:课后作业请结合实际,设计一份圆梦计划书参考角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不仅要敢于有梦,还要勤于追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达到课堂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