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38张PPT,WPS打开)+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38张PPT,WPS打开)+1视频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根据人民网,由超过562万人次投票选出的“2022年全
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备受关注,66.7%的网友切身感受到了诉求传递渠道增加。大会期间,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话题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从关心自身利益出发,来关心大会话题,关心这场盛会以及它给国家和个人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创新不问出身…积极回应百姓关切,“部长通道”上一个个详实的回答背后,是有调研、有数据、有行动的民生关切。一问一答之间,彰显了政府官员直面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的民主细节。群众关心、期盼什么,全国人代会就关注、回应什么,呈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鲜活最真实的面貌。
新课导入: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国的民主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第三课第一节: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里。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学习目标
1.理解民主的含义。知道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2.了解旧民主时期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民主的历程,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特点、形式,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观念。
4.知道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依靠具体政治制度保障,理解我国政治制度对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
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运用你的经验
★ 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
就说什么。
★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 ------
过度强调了对自由的追求,忽视了民主不是绝对的,要受到道德、法律等规则的限制。
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
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
民主,指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或对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民主,其过程是听取每个人的意见,目的是找到最大公约数,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即公共利益办事。
但是也必须赋予和尊重每个人平等的权利。不能为了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就践踏他人的合法利益。既要反对少数人的专制,也要反对多数人的暴政。
民主的足音
活动二:认识民主
名言蕴含思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惟邦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尚书 五子之歌》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政得其民”政令的施行要合乎民意、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 ——《孟子》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体察百姓的真实需求) ——《老子》
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
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语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
① 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民本思想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指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或对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民主其过程是听取每个人意见,目的是找到最大公约数,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即公共利益办事。而且,一旦找到最大公约数,少数就要服从多数,不能再自选其是,从而让制度发挥出最大效能。
看材料,说一说民主的价值要求和实现形式。
活动二:认识民主
②民主价值要求: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做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活动二:认识民主
说一说美国总统通过大选选出来,中国的国家主席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出来,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
④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1)出处:
(2)民主价值的要求:
(3)民主价值的实现:
(4)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
(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本国的具体国情
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决 定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做主
尚书
民主的认识

进程
《中国的民主进程》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未实现还权于民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启示: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并为之奋斗。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主要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1954年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奠定了基础。
经过曲折发展,1982年我国制定了现行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现行宪法经过5次修正,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合学到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得保障?
3.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充分证明什么?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②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③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二、探寻新型的民主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生是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围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代表委员进行深入审议讨论。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从以上信息,说一说我国的民主是怎样的?我国的民主新在哪里?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习近平参加民主生活会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民当家作主。
根据人民网,由超过562万人次投票选出的“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备受关注,66.7%的网友切身感受到了诉求传递渠道增加。大会期间,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话题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从关心自身利益出发,来关心大会话题,关心这场盛会以及它给国家和个人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积极回应百姓关切,“部长通道”上一个个详实的回答背后,是有调研、有数据、有行动的民生关切。一问一答之间,彰显了政府官员直面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的民主细节。群众关心、期盼什么,全国人代会就关注、回应什么,呈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鲜活最真实的面貌。
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群众关心、期盼什么,全国人代会就关注、回应什么”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哪些特点?
质疑思考:
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最关切的问题?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材料: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温情暖意。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十四五”规划、提升发展质量、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环境保护、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②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的特点)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政府工作报告解决民生问题,是切实维护人民利益的表现。
无论是政府,还是各级人大,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由人民赋予权力,理应为人民服务,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激发人民积极性,保障人民权利,正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特点 表现
最广泛 主体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
内容广泛: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最真实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最管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表现及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2022年7月14日下午,围绕村庄社会化服务、水管线改造、家用电动车充电安全等问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常委汪碧刚委员工作室第9场“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协商议事活动正在火热地进行。来自通州区政协、通州区民政局、人力社保局、潞城镇党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附近三个村庄的村民代表面对面协商,现场解决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的记者来到现场,亲身感受协商民主的魅力。在协商议事过程中,通州区潞城镇党委、政府相关领导与百姓面对面,就百姓关心的村民增收、村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安全、医保报销等各个领域问题进行充分协商交流,并给予解答。
“协商议事活动之所以开出成效是因为严把‘事前’‘事中’‘事后’三关。”汪碧刚介绍道,事前认真选题,深入调研,进村入户,做到没有调研不协商,把从群众中收集到的问题梳理出来,拿到议事厅平台上说一说、议一议。事中是协商议事的核心,协商活动坚持属地党委领导,把凝聚共识贯穿于协商议事的全过程,换位思考,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把问题说开说透,消除思想顾虑。事后是协商议事成果转化的过程,要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不断完善情况反馈机制,问题推进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形成闭环。
质疑思考:“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协商议事活动正在火热地进行属于社会主义民主的什么形式?他有哪些优点?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是什么?
社会主义民主
形式之一:
选举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形式之二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选举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少数服从多数)
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
由众人商量
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有制度来保障。有哪些制度呢?
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民主协商形式有何意义
①拓宽了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方便人民群众及时建言献策。
②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网络问政成为新的民主协商形式
活动六:探究与分享(四)
结合图片和学过知识,思考除了通过民主形式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以外,还有哪些制度进行保障?
2022年全国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
2021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主制度 地位与作用
①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4)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4、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①从本质特征上看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从民主特点上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从民主形式上看: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从制度保障上看: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确立标志
本质特征
目的
基本特点
人民民主真谛
实现形式
制度保障
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民主相关知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适合
国情
本质
特征
根本
目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民主,这说明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 )
A.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B.领导阶级的执政意愿
C.它的民主实现形式
D.它的具体国情
D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其真实性表现在( )
A.民主主体广泛
B.民主权利广泛
C.民主与专政相结合
D.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保障
D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党的领导并驾齐驱、相互制约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选举民主这一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4.(2022.山东威海)《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实现
D.民主监督
A
5. (2022.山东泰安)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编纂第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儿代人的夙愿。
2014年10月,宠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9年l2月23日,“完整板”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审议后,印发全国人大代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同时召开多个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2020年4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民法典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法制工作委员会将修改后的民法典草案再次发送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请各地方以适当方式组织有关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听取意见,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l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l02万条意见和建议,其中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1)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3)民法典的制定过程通过征求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意见,调动社会各方有序参与,坚持科学法、民主立法,畅通人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4)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民法典充分体现人民意愿,保障公民权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6、(2021年湖南常德)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苏张家港有个永联村,江南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有中国“明星村”的美誉。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内,永联村曾作为中国城镇化的成功案例向世界展示,永联村有个议事厅,粉墙黛瓦,赫然耸立,200多名村民代表,年年在这里参与决策全村发展大计,永联人从这里走出了一条有本地特色的民主治村道路。
(1)永联村的发展之路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加强社区治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无论是农村社区、城市社区还是城镇社区,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2)请你列举一个你生活所在地的社区问题(不能出现社区名称),并就这个问题写出你的解决办法。
【答案】(1)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社区问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较低。居委会层面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偏弱等问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手段单一,难以胜任社区管理和建设的需要。解决办法:通过公开招聘、民主推选、竞争上岗等办法,真正把那些思想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的优秀年轻人充实到社区工作岗位上来,逐步实现社区工作者专职化、年轻化。要积极创造条件,让社区工作者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要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