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第1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使学生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的计算。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关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的教学。它是在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学习重点】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知识链接】1.4个11是多少?加法算式: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2.思考:以11×4为例,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两个乘数分别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的简便运算。在11×4这个算式中,第一个乘数表示( )的加数,第二个乘数表示相同加数的( )。3.算一算,并说说下面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我发现: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 ),分母( )。【合作探究】一、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做一朵绸花要用米绸带。1.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在下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把1米长的绸带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就是米。3.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你能在上图中涂色表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吗?4.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并说说你的想法。(1)求3朵绸花要用多少米绸带,就是把3朵花需要的绸带合在一起,可以用( )法计算。++(2)求( )个相加,可以用( )法计算。×( )或( )×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表示什么?我认为:表示相同的( ),3表示相同加数的( )。5.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 )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的简便运算。二、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你能算出×( )的得数吗?联系已有的知识尝试算算。×( )=++=(1)分子上的( )+( )+( )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 )。×( )==(米)(2)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我发现:分母( ),只用( )与( )相乘。2.注意: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3.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1)要求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实际是求什么?我认为:实际是求( )个是多少,用( )法计算。(2)列出算式计算。①先计算,再约分。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 )分数。②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注意: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可以先( )。(4)观察×3和5×的计算过程,你能说说分数与乘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 )和( )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 )。能约分的可以先( ),再计算。【达标检测】1.填一填。(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 )的,都是求几个( )的和的简便运算。(2)4个是多少?加法算式是(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2.算一算,填一填。×2 == ×11==11×== 24× ==3.看图列出算式,并计算。4.涂一涂,算一算。(1)3个是多少? (2)5个是多少?5.找出下面两道题错误的原因。(1) ( )(2) ( )A.整数与分子约分,造成错误。B.约分后,整数与分母相乘,造成错误。6.解决问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平方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3)一瓶果汁有升,买3瓶有多少升?(4)1只熊猫一天大约吃kg的竹子,20只熊猫一星期大约吃多少千克竹子?7.王强从三楼爬到四楼用了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爬到五楼用多少分钟?参考答案1.填一填。(1)相同 相同加数(2)4 4 42.算一算,填一填。3.看图列出算式,并计算。++= ×3=++++= ×5=4.涂一涂,算一算。(1) ×3=(2) ×5=5.找出下面两道题错误的原因。B A6.解决问题。(1)5×=(平方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2)×6=4(平方米)答:它的表面积是4平方米。(3)一瓶果汁有升,买3瓶有多少升?×3=(升)答:买3瓶有升。(4)1只熊猫一天大约吃kg的竹子,20只熊猫一星期大约吃多少千克竹子?×20×7=100(千克)答:20只熊猫一星期大约吃100千克竹子。7.王强从三楼爬到四楼用了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爬到五楼用多少分钟?×4=(分)答:他从一楼爬到五楼用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