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2课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科:政治 授课年级:高二 教学题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学时 一课时课标要求 以“面对价值冲突如何选择”为议题,探究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的标准。可针对“价值两难”的情况,辨析价值评价中的“动机论”和“效果论”。可针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公共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讨论应坚持什么价值取向。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含义: (2)二者的关系: ①社会历史性 (3)特点 ②阶级性 ③ 主体差异性 二、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 (1)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学习重点 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学习难点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通过前三单元及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生活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准备了一定知识的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3.学生心理分析: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我们社会的发展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高二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社会很多的价值诱因导致他们选择与判断的迷茫,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学习目标 一、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二、公共参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政治认同:站在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一、阅读教材 二、完成导学案学习策略 一、学习模式 “121”模式:课堂前后10分钟学生自学为主,中间20分钟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互动。 二、学习方法 1、情景导入法,遵循由预设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认知规律 2、对话交流法,师生互动,互问互答;个案分析法,对比分析,加深对概念、观点的理解 3、知识拓展法,注重启发,处理好新课程与高考的关系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导入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PPT展示 一、小故事《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思考:(1)谈谈你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为什么作出上述选择? 二、给出对于儿童落水后不同人的认知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出示歌词 :“五十六个星座五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设疑激趣,引出本课知识环节一 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出示图片:食堂剩饭与“光盘行动” 1、学生思考: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二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一、武松打虎和广东雷州杀虎 二、马永顺,原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林业局工人。50年前后伐树和植树 三、经济危机下、资本家和人民对待牛奶的态度和方式 四、疫情期间各国对新冠病毒的态度 P58第二段 结合现代化建设以及生活实际分析引出小练习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不同,也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学生思考:思考: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没有标准? 2、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是什么?环节三 三、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 牛顿的永动机 袁世凯复辟 学生讨论 对学生知识障碍进行预设,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环节四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随堂练习板书 设计 (1)含义: (2)二者的关系: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社会历史性 (3)特点 ②阶级性 ③ 主体差异性 2.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 (1)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