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民主选举 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民主选举 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名称 思想政治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课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一思考选举人大代表时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合理性,通过探究二思考在选举国家领导人时将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合理性。进而引导学生区分四种选举方式,辩证认识其利弊,突破重点; 2.通过探究三,展示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引导学生分析民主选举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普遍实行差额选举,极少数情况下等额选举的选举方式,突破难点。
能力目标 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时事理解能力;希望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增强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教学重点 学习四种选举方式,辩证认识其利弊。
教学难点 民主选举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视频、PPT、多媒体
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国家主席是如何选举产生的》教师导课:习近平是如何当选为国家主席的,我们如何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 学生观看视频 引出议题,渲染氛围,激发兴趣。
新授 【素养目标】用PPT展示本节课素养目标 【课件目录】用PPT展示本节课课件目录 01:何谓民主选举? 教师讲授:人民自己做主选出能代表自己意志的领导者。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 国家层面:人大代表的选举,地方领导人和国家主席的选举;社会层面: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 教师借助课件指导学生从选民角度和候选人角度区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是一岗一人候选,差额选举是一岗多人选 学生浏览本节课学习目标及目录。 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结合教师讲授,简单区分四种选举方式。 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本初步判断,小组合作,尝试作答。 明确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课本,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探究一:请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在选举人大代表时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合理性。 探究二:请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在选举国家领导人时将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合理性。 回应课堂导入,教师展示材料: 习主席通过民主选举,众望所归,获得国家主席候选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必须政治成熟、经验丰富、阅历广泛、具有较高声誉和威望。须从基层做起,经历岗位轮换,积累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习近平主席曾担任福建、浙江和上海三个省、市的领导人。两次入选《时代周刊》百位年度影响力人物。福布斯2015年度全球1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第五。” 探究三:请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民主选举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讲授: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从这个国情出发,我们仍然要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目前还不能一律实行直接选举,是由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的。随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我国将会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前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时明确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改,将党的这一主张变成国家意志,规定城乡同票、同权,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改变了实行多年的城乡同票不同权的状况,即城乡同样人口数,农村的人大代表名额是城市的八分之一后来到四分之一,顺应了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进步。 02:为何民主选举? 教师提出问题: 我国为什么能民主选举? 我们为什么要民主选举? 教师讲授: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素养高低的体现。 03:怎样民主选举? 教师提出问题: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从选举素养来说,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只有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真正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 (2)从选举意识、选举态度来说,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3)从选举能力来说,公民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慎重投票。 认真听讲,重点理解做好课堂笔记。 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本初步判断,小组合作,尝试作答。 学生认真听讲,领悟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认真听讲,把握重点,做好笔记。 材料探究环节,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并举手回答。 认真听讲,重点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掌握判断方式,做好笔记。 深刻理解: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普遍实行差额选举,极少数情况下等额选举的选举方式。 从国家性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制度等角度思考。 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做好笔记。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商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突破重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突破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能够通过时政热点分析,增强时事理解。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材料探究,巩固新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请学生来总结本节课内容。待学生总结完后结合第一课所学内容梳理本课内容。 何谓民主选举? 为何民主选举? 如何民主选举? 【随堂练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2021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要完成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县乡两级人大的换届选举( ) ①依据选举法,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实践,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深刻教育 ③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是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解答,并帮助学生分析,渗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温故知新。 尝试解题,分析原因。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爱国教育 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增强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安全教育 疫情防控,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注意饮食安全。
布置作业 比较区分人大的监督权和公民的监督权,整理在笔记上。
教学 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掌握情况不错,对于材料理解到位,笔记整理的也很及时,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保持。
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