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5.2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
【课 题】 新时代的劳动者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新时代的劳动者》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五课的第二框,在上一框题学习企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本框题通过学习劳动与劳动者、就业的意义及措施、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及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树立劳动光荣观及正确的就业观,找到正确维权的途径,让学生在正确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时,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为劳动者维权出谋划策。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就业及维权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具体实践,对“996”工作制的了解不多,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贴近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劳动及劳动者的地位作用,理解就业的意义,认识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找到解决就业问题和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就业及维权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就业及维权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分析生活中和就业、维权有关的经济现象,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增强应对经济社会的能力与信心。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并支持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坚定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学习就业及维权的基本理论,找到解决就业问题和依法维权的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法治精神:合法劳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公共参与:提高就业及维权能力。
【教学重点】 就业的意义及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教学难点】 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设计抗疫及“996”工作制相关资料;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预设) 媒体运用
课 堂 预 习 列出预习问题 提出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已有知识,找出预习问题的答案。 预习内容较多,要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最好是绘制表格,清晰明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根据PPT展示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速读课本的同时找准课本关键信息。 对找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绘制记忆表格或者列出知识要点。 多 媒 体
基 础 知 识 劳动的含义、作用 劳动者的地位、作用 就业的意义(个人+社会) 促进就业的措施(国家+企业+个人)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因+权义+措施) 根据课前分组情况,依次邀请每组的发言人,展示该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检验预习效果。 每组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其他组同学的补充或者异议在该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时间控制在1分半,特例依具体情况延长时间,总时长要调控好。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为发言人,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其他未展示的同学认真观看,待发言人结束发言后,对发言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电 子 展 台
合 作 探 究 探究一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光荣的劳动者。请根据课本知识及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就业? 2.如果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该怎么办? 3.谈谈你对“行行出状元”的看法。 探究二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强度和时间。尤其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员,“996工作制”已经成为默许的行业潜规则。直到这一现象被摆上桌面,“996”也由此成为2019年一大热词。请根据课本知识及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996”侵害了劳动者哪项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请为受“996”侵害的劳动者拟两条维权宣言。(每条不超过20字) 提示: 1.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增强竞争力。 3.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会社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 提示: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士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996”侵害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可以用合法途径维权: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2.苦干巧干皆是奋斗;延时提效还需均衡。 “996”不是奉献,是压榨! 金钱诚可贵,性命价更高。 根据探究问题,和本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然后自己组织好答案,将答案草稿或者逻辑线罗列在草稿纸上,根据提问顺序,展示自己的答案。 多 媒 体
体 系 形 成 多 媒 体
课 堂 实 战 1.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根本上要靠劳动、劳动者的创造。这是因为( B ) ①劳动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②劳动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④劳动者的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教育部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一种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与现在的高考相似。将两类高考分开进行。“两种模式高考”的构想 ( A ) ①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 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调整就业总规模 ④可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李克强总理的话语,掷地有声。“地摊经济”以其创业门槛低、失业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特点,给予了群众创业就业更多的机会与机遇,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 C ) ①就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 ②地摊经济促进了人民灵活就业,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 ③政府应发挥调节作用,多渠道安排就业 ④劳动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图反映的是劳动力价格变化对劳动力供给量的影响。若其他条件不变,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上M点向N点移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B ) A.在企业激励机制的驱动下,劳动者增加了工作量 B.劳动报酬高的岗位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能胜任者减少 C.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高涨,创业规模逐步扩大 D.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适龄制造业工人数量下降 5.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到2020年,很多企业的生产线将实现无人操作,而人类的主要工作将变成对机器进行保养、升级以及异常问题的处理等。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应( B ) ①紧跟时代大潮,迎接改变带来的挑战,不断更换就业领域 ②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养,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③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 ④调整择业节奏,选择慢就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下做法有利于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的是( A ) ①为广大劳动者营造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工作环境 ②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在城市生存发展环境等问题 ③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竞争上岗,实现优胜劣汰 ④推进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促使劳动者从事体面的职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此背景下,企业要有新担当,劳动者要有新作为。某班同学以“新时代的企业和劳动者”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完成下列任务: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该班拟举办“弘扬伟大劳动精神”主题演讲活动,请你撰写演讲提纲,字数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①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实践中的劳动观以及呈现的精神风貌。②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美好生活需要。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④劳动光荣依靠奋斗来书写,弘扬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多 媒 体
板 书 设 计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劳动及劳动者 就业的意义及措施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依法维权的原因及措施 板 书
课 后 提 升 练习册对应习题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结合最新的时政,讲练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