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6.1储蓄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课 题】 储蓄和商业银行【课 型】 新授课【课 时】 一课时【教材分析】《储蓄和商业银行》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六课的第一框,是介绍个人投资理财选择的开端。通过学习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可以增强学生投资理财意识,为学生投资理财能力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实际操作中对银行卡中存取款比较了解,但是对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了解不够。当然本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结合学生的阅历,又增添模拟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类型,简单计算存款利息,掌握商业银行的含义、主要业务及作用。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储蓄存款风险及商业银行作用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连年增长的原因的影响,了解商业银行的作用,能够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增强应对经济社会的能力与信心。【学科素养】政治认同:支持国家的货币政策。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储蓄存款及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运用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法治意识:通过合法途径投资理财。公共参与:能够在生活中办理银行相关业务,掌握个人投资理财的途径。【教学重点】 储蓄存款的含义及类型;利息的计算;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教学难点】 诚信与金融【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课前准备】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相关资料;教学PPT;等【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预设) 媒体运用课 堂 预 习 列出预习问题 提出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已有知识,找出预习问题的答案。 预习内容较多,要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最好是绘制表格,清晰明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根据PPT展示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速读课本的同时找准课本关键信息。 对找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绘制记忆表格或者列出知识要点。 多 媒 体基 础 知 识 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类型(区分) 利息的计算公式 我国商业银行的含义、主体、主要业务及作用 根据课前分组情况,依次邀请每组的发言人,展示该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检验预习效果。 每组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其他组同学的补充或者异议在该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时间控制在1分半,特例依具体情况延长时间,总时长要调控好。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为发言人,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其他未展示的同学认真观看,待发言人结束发言后,对发言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电 子 展 台合 作 探 究 探究一 储蓄存款 从上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迅速增长。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经济影响? 探究二 说说身边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提供哪些服务? 2.你已经使用过哪些服务? 探究三 诚信与贷款 小北爸爸打算按揭一辆汽车,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他,“办理按揭需要出示个人征信记录”。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按揭需要出示征信记录? 2.他应该到哪里查询个人征信记录呢? 提示: 1.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收入增加。 2.积极影响:不断增长的储蓄存款为经济建设积累了资金,同时也有利于居民培养合理的生活习惯。消极影响:这反映出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民间投资渠道不畅,国家应采取相应政策,鼓励居民多渠道投资。 提示:略 提示: 1.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 商业银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 2.http://www.pbccrc./ 根据探究问题,和本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然后自己组织好答案,将答案草稿或者逻辑线罗列在草稿纸上,根据提问顺序,展示自己的答案。 多 媒 体体 系 形 成 多 媒 体课 堂 实 战 1.据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将每月收入的45%用于投资理财,其中,银行存款18%、股票基金13%、保险7%以及养老年金7%。城镇居民“偏爱”银行存款的是因为( A ) ①银行存款灵活方便,收益稳健而且没有风险 ②银行存款安全可靠,居民还能获得既定利息 ③银行信用程度较高,存款安全而且风险较低 ④我国理财产品较少,居民投资选择的渠道少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云闪付二维码产品,纷纷推出客户优惠活动。商业银行力推移动支付产品的根本目的是( D ) A.依托网络技术,满足市场需求 B.拓展基本业务,减少现金流量 C.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支付方式 D.降低交易成本,增加银行收益 3.央行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居民银行存款储蓄增长率从2008年的18%下滑到了2018年的7%左右。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B ) ①互联网金融兴起,分流了部分居民的银行存款 ②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推动了金融机构改革 ③理财收益下降,居民投资意愿降低 ④受经济下行制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9年11月以来,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先后采取了对商业银行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2000亿元以及下调一年期和五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个基点等措。上述措施的目的在于( C ) ①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物价水平 ②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③降低购房预期,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④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近年来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业继续面临息差收窄压力,传统业务承压;互联网金融、资本市场高速发展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也使得银行传统存贷业务萎缩,盈利能力下降。出于经营的需要,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的现象,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迫切需要资金的企业,往往得不到银行的货款。 (1)怎样理解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承压 (2)结合材料,分析商业银行“嫌贫爱富”现象。 【答案】(1)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以更高的浮动利率吸收存款,以较低利率发放贷款,从而导致利息差缩小,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传统业务承压。 (2)①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的企业盈利水平不稳定,商业银行贷款容易出现风险。而经营水平好的企业、大型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强,企业贷款抵押能力强,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的利润,因此商业银行“嫌贫爱富”有合理的一面。 ②商业银行承担着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国家政策的责任,是国家进行宏观是分配制度调控的重要部门。商业银行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嫌贫爱富”,会影响有利于促进国家政策实施的效果,影响经济的全面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还要兼顾社会效益。 多 媒 体板 书 设 计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 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类型 利息的计算 商业银行的含义、主要业务及作用 板 书课 后 提 升 练习册对应习题教 学 反 思 本章节跟学生的生活贴切,实用性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