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课 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的第一框,是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教学的开始。通过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让学生感悟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优越性,明确实行当前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有一定了解,对于生活中的分配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当然本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结合学生的阅历,又增添时政内容,探究活动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理解我国实现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及意义;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我国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分析生活中与个人收入分配有关的经济现象,感悟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的必要性,了解生产要素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自觉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经济本质,增强应对经济社会的能力与信心。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
科学精神:增强对我国按劳分配内涵和必然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必要性,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区分生活中不同的分配方式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海尔与联想薪酬管理制度;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预设) 媒体运用
课 堂 预 习 列出预习问题 提出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已有知识,找出预习问题的答案。 预习内容较多,要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最好是绘制表格,清晰明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根据PPT展示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速读课本的同时找准课本关键信息。 对找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绘制记忆表格或者列出知识要点。 多 媒 体
基 础 知 识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及确立原因 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必要性 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的意义 根据课前分组情况,依次邀请每组的发言人,展示该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检验预习效果。 每组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其他组同学的补充或者异议在该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时间控制在1分半,特例依具体情况延长时间,总时长要调控好。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为发言人,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其他未展示的同学认真观看,待发言人结束发言后,对发言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电 子 展 台
合 作 探 究 探究一: 根据“吃大锅饭”及海尔薪酬管理制度的相关资料,谈谈你对按劳分配的认识。 探究二:
根据联想的薪酬管理制度,说说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提示: 是什么。即基本内容和要求 为什么。原因及意义 怎么办。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提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根据探究问题,和本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然后自己组织好答案,将答案草稿或者逻辑线罗列在草稿纸上,根据提问顺序,展示自己的答案。 多 媒 体
体 系 形 成 多 媒 体
课 堂 实 战 1.2020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力推"地摊经济",给予地摊从业者合法地位。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此举旨在( C ) ①拉动国内市场,激发居民消费②减少疫情损失,减轻政府负担 ③释放经济活力,促进灵活就业④健全按劳分配,保障摊主合法收益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国资委在2020年10月20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今后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来推动国有企业健全市场化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措施,让企业机制更具活力。上述举措旨在( B ) ①完善权责明确的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率 ②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③推进兼并重组,提升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的比重 ④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说明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有( A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社会体障体系的完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村民李某有10亩地,以前以种水稻为主,遇到好年景,年纯收入也就1万元。2019年,李某以入股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与员工。年底,李某获得了每亩800元的租金,领取了10%的分红和每月1500元的工资,收入可观。下列对此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B ) ①公司经营有风险,李某的收入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②土地所有权从此转移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③土地流转后,李某该年获得的所有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④土地流转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发展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 C ) A.属于再分配,有利于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B.意味着数据要素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C.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D.能够保障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 多 媒 体
板 书 设 计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必要性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板 书
课 后 提 升 练习册对应习题
教 学 反 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