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程名称 思想政治 教师姓名课题名称 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课型 新授课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时 2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明确民主党派主要是哪些党派,其性质和地位。 通过探究掌握政党制度的含义,地位和基本内容,突破重点。感受我国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掌握政党制度的含义,地位和基本内容,突破重点。感受我国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挖掘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学生感受和总结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政治认同。教学重点 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 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导入 导入: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过去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中国成功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14亿人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生活,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这样的减贫奇迹。 那么,中国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是什么呢? 教师:本节课我们从中国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课件目录】用PPT展示本节课课件目录 思考 开篇直接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力。01. 两会重磅提案何以同心筑梦? 展示材料一: 学生阅读材料: 过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注定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如何啃下决战脱贫攻坚的那些硬骨头、如何避免脱贫后的贫困人口返贫、如何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成为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建言献策的重点。 展示材料:各民主党派的重磅提案 过渡: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如何啃下决战脱贫攻坚的那些硬骨头、如何避免脱贫后的贫困人口返贫、如何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成为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建言献策的重点。 提出问题:阅读课本69-70页,结合材料思考,我国有哪些民主党派,是何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如何? 教师点评,补充: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地位:是参政党 板书: 一、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民主党派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及材料,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阅读相关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02多党合作如何共写“山海情”? 教师讲授:展示图片资料,各民主党派深入参与脱贫攻坚战。 教师补充资料:2016年以来,农工党先后11次深入楚雄州武定等10个县(市),走访农户131户,提出监督意见建议17条,协调捐赠资金500余万元、捐赠物资价值500余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50余万元。工作成效得到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和中共楚雄州委、州政府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展示材料二及图片: 探究: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关系? 多党合作共写“山海情”如何体现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对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重点讲授: 板书: 二、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我国的政党制度 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方面的领导。政治原则:四项基本原则;重大方针政策: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方向。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指中国共产党同一切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并得到人民信任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合作,共同奋斗;互相监督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法律的范围内互相批评,互相帮助;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披肝沥胆,以诚相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国家之兴为共荣,以国家之衰为共辱,同心同德,协力奋斗。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注意: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①参加国家政权②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③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及材料,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展示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03怎样解读中国奇迹的“制度密码”? 展示材料三和材料四、播放视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提问:思考:习近平指出,这一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那么,它新在何处,好在哪里?我们这样说的底气从何而来? 教师点评后补充: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崭新的民主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崭新的政党关系。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关系看,由于国情和政治文化传统不同,大体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一是互相竞争模式,二是一党专制模式,三是既联合又竞争模式。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不同于上述三种模式,它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是一种团结、合作、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崭新的利益表达方式。两党制和多党制中,不同政党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矛盾,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不可能代表全体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政党追求选票最大化,利益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党之间竞争选举,政府出现更迭,容易形成“否决政治”。前任建房、后任拆梁,互相攻击、“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和多数民众的共同利益,人为扩大社会分歧、造成社会撕裂,带来政局不稳定,经济发展也深受影响。一党制中,唯一的执政党长期执政,听不到不同政党的声音,缺乏政党间的监督,难以照顾到社会各方面群体的具体利益。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通过政党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照顾同盟者利益,可以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愿望诉求,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崭新的执政方式。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风雨征程,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这一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创造了崭新的执政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总而言之,这样的新型政党制度能够整合力量,效率明显;发挥合力,肝胆相照;为民献计,彰显特色。 所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展示材料: 教师解读:如今的美国,疫情肆虐、街头暴力、政党对峙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混乱有增无减。在西方的政党体制中,无论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都有短期行为和局部利益两大弊端。各政党的目标是争取执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方在执政时,另一方就千方百计地拆台。即便是多党的联合,对资产阶级内部来说,是相互利用,互相勾结,其联合是暂时的,不可靠的。而在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党体制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动员力、组织力和凝聚力,并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具有的这些特质,使其能够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最高目标,因此,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党才能一呼百应,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有消除贫困、战胜灾害的勇气和自信。 教师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不是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7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巨大优越性和伟大独创性,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创造“中国奇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愧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不愧为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切实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不断开创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 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党中央高度重视,先后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迎难而上,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这表明( )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②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③共产党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④党把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作为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三和四,欣赏视频。 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完成随堂练习 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总结,完成课后练习。爱国教育 感受和总结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政治认同。安全教育 疫情防控,注意个人卫生,戴好口罩;夏季多雨,注意衣物增减,防中暑。布置作业 整理笔记教学 反思 本节课学生表现不错,对于课堂中的问题回答的不错,正确率较高,但是,对于课堂总结方面总结的不是很全面,希望下节课中有所改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