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
【课 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的第二框,是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掌握加强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进一步理解我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已经了解一部分,但是系统化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当然本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结合学生的阅历,又增添时政内容,探究活动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手段及体制机制。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据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典型案例,增强自豪感、自信心。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加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解,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
科学精神: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及宏观调控相关知识分析具体案例。
法治意识:社会主义经济是法治经济。
公共参与:依法依规参与经济生活。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手段及体制机制
【教学难点】 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宏观调控手段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有效市场指的是市场调节,有为政府指的是宏观调控,今天我们学习第二个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讲授新课:
环节一:
展示本节课主要任务
环节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列出自学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检查自学成果:
1.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学以致用】
镜头一 2020年500强企业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2.81万亿营收排名第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营收总额分别为2.65万亿、2.62万亿。前十名全部由“国字头”企业占据,显示出国营企业强大实力。
镜头二 2020年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镜头三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镜头四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11月1日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提问】请根据上述镜头,说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能够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过渡】如何才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呢?
二、宏观调控
【展示自学问题】
1.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3.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4.我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
检查自学成果:
1.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
(1)原因:①市场调节的不足;②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④政府的职能
(2)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我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
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
【过渡】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何关系呢?
【课堂小结】
调节手段 价格、供求、竞争 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各自优势 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
局限性 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多媒体展示】六稳六保
【学以致用】
1.2020年,我国政府继续加大“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工作力度,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保居民就业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发挥市场的初次分配调节功能→保基本民生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实行减税降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保市场主体
④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引导农民保护耕地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保粮食安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继续加大“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工作力度,可以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发放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进一步鼓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保居民就业,①正确。
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属于再分配措施,②错误。
③:对中小企业实行减税降费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③错误。
④:保粮食能源安全可以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通过国家的补贴政策进一步引导农民保护耕地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2020年上半年,央行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流通中货币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不考虑其他因素,央行货币投放净增长( )
①能提高货币的购买力
②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稳健的转向扩张性的
③会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
④旨在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③④:央行通过净投放现金的方式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同时也是为了释放资金的流动性,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③④应选。
①:说法错误,净投放资金,有可能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但是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①不选。
②:说法错误,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发生变化,②不选。
故本题选D。
3.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经济发展韧性主要来自一个重要方面是精准有效的宏观调控。下列有关宏观调控的手段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税务总局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经济手段
②国务院要求互联网运营企业“降费提速”——法律手段
③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保护舌尖上的安全——法律手段、
④中国人民银行一年内多次“降息、降准”——行政手段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①: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指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调节经济活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税务总局提高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属于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①对应正确。②:行政手段是指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手段来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国务院要求互联网运营企业“降费提速”则属于行政手段,不属于法律手段,②对应错误。③: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保护舌尖上的安全是运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体现,③对应正确。④:中国人民银行一年内多次“降息、降准”属于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不是行政手段,④对应错误。故本题选A。
【多媒体展示】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一起走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手段、体制机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