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贯彻新发展 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贯彻新发展 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10.2贯彻新发展 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设计
【课 题】 贯彻新发展 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两课时
【教材分析】《贯彻新发展 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的第二框,是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新发展理念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还不够深刻。当然本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结合学生的阅历,又增添时政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新发展理念;掌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新发展理念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明确坚持新发展理念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加强对现代化建设的理解,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
科学精神:运用新发展理念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关知识分析具体案例。
公共参与:依法依规参与经济生活。
【教学重点】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教学难点】 实体经济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讲授新课:
环节一:
展示本框题知识构成
环节二:
一、历史性变革
列出自学问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
检查自学成果: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播放视频】小吃如何变成大产业?
2.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彻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绿色发展,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展示自学问题】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地位、含义及内容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检查自学成果: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地位、含义及内容
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经济生活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内容: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重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播放视频】解码中国经济2020
【多媒体展示】新理念 新任务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0.2 贯彻新发展 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新发展理念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