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大家想一想,这种情况是如何改变的呢?小故事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两个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东方朔上奏图新知导入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核心素养:一、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知道知道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二、时空观:立足时空观念,知道佛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三、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视频,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意义和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的原因。四、历史解释: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五、国家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安灞桥、甘肃天水)。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意义:传播:改进:发明:一、造纸术的发明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战国时代帛书龟甲、兽骨竹木简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陶器青铜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东方朔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长什么样?名称:放马滩纸,西汉早期麻纸。发现于: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地位: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结论但,麻纸厚薄不均,粗糙,韧性不够,距离广泛使用就差一个“捅窗户纸”。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放马滩纸造纸术的发明蔡伦作了哪些改进工作?原料:旧鱼网树皮麻头破布如何将这 些原料变成纸?“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1、概况: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祖先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安灞桥、甘肃天水)。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意义:传播:改进:发明:一、造纸术的发明蔡伦造纸术的制作流程 切麻⑤舂(chōng)捣④蒸煮 浸灰水 洗涤⑧晒纸⑦抄纸⑥打浆⑨揭纸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莎草纸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公元4世纪(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公元8世纪(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非洲)公元12世纪(欧洲)公元19世纪(大洋洲)公元16世纪(美洲)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思考: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书写、绘画、印刷、包装、剪纸、纸巾……你知道再生纸吗?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合作探究意义: 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成就及地位:生活时期: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后世尊称为“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二、张仲景和华佗成就及地位: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擅长技术:生活时期:东汉末年外科手术。华佗华佗代表作:年代:《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地位:1.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疾病症候;对症下药;提出“治未病”。2.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世称“医圣”。医圣仲景1、张仲景成就:张仲景(150--219年)为什么我国各地的中药店大多称“堂”呢?如“同仁堂”“同德堂”“广济堂”“达仁堂”等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仍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按当时的规定,他这一级别的官,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叫“坐堂医生”。中药店称“堂”的由来“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2、华佗:华佗提倡养生之道,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禽戏”导引图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中医惠泽世界内容: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地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三、历史巨著《史记》历史巨著《史记》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史记》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为全书之纲;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评价: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贡献——《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新知导入合作探究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我们也要像司马迁一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能小有挫折就退缩,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取得成功。体裁 记述起止时间 记述内容 价值 评价太史《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史事公正记事,秉笔直书记载帝王将相、下层人物的活动史学:文学:文笔优美,形象生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 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 柳宗元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张角)奉事黄老道,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后汉书 皇甫嵩传》《后汉书》载: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东汉末年,国家动荡灾荒肆虐,人民苦难太平道兴五斗米道1、道兴本土老子太上老君神化道教教主——太上老君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宋代道教石造像 。这座露天的老子石像,是道教造像中的重要遗物。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古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传入:起源:2、佛教的兴起基本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佛教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 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白马驮经天竺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又称释迦牟尼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在社会中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峨眉金顶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文殊菩萨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派别 发源地 时间 信仰 对象 宗教场所 教义佛教道教印度西汉末年佛寺院转世投胎,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幸福东汉时期神仙道观修身养性,炼制丹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中国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造纸术西汉时期发明造纸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医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制成“麻沸散”宗教道教产生佛教传入史学司马迁与《史记》本课小结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 B.造纸术C.印刷术 D.火药B课堂练习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 B.张仲景C.李时珍 D.郦道元B3、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A、宏扬佛教文化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D、兴趣所致C4、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A、佛教 B、道教C、伊斯兰教 D、基督教B5、《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A、内容丰富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C、歌颂了农民领袖D、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D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司马迁的《史记》.mp4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pptx 蔡伦的一生 (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