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清明上河图欣赏与实践教学设计班级:八年级(1)班教学背景我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早为世人公认。然而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能让70%的学生对它产生欣赏性趣就很不错了。本课意欲通过探索,让更多的学生对这件珍品产生欣赏兴趣。教学准备《清明上河图》幻灯片及相关资料,并将老师以木虚架拱桥模型的示范,用特写镜头录制并整合成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木筷子若干根。根据班级人数准备,按照每4-8人一小组,每小组12根计算总根数。核心素养目标:审美感知:学习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获取清明上河图中关于拱桥相关的知识,运用竹筷或木筷进行拱桥搭建尝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本课通过说一说、瞧一瞧、做一做、想一想和记一记,来学习和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和拱桥搭建实践,完成拱桥搭建体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文化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学习了本课,同学们能发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并能更好的发扬、传承,进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教学过程说一说(约3分钟)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上河图吗?说一说你认识的清明上课图好吗?(分别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清明上河图,畅所欲言,拓宽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二、瞧一瞧(约5分钟)好的,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很全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瞧一瞧真正的清明上河图。(欣赏清明上河图,重点观察汴河上的拱桥)三、做一做(约20分钟)同学们,我们看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接下来,让我们试着做一做,用木筷或竹筷来搭建一个拱桥模型,怎么样?我这里有一些木筷和竹筷,这节课,我想用他们来搭建一座拱桥模型。这些木筷子上没有任何接口,而且从开始到完成整个搭建过程不用钉子,铁丝、胶水或其他任何材料。同学们想一想:这可能嘛?如何搭建呢?下面我只给大家示范一次。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听讲,每个同学都能学会。老师完成后,请同学们试做一次,看谁最先完成。1、分发木筷子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想一想(5分钟)此桥结构设计巧妙、神奇在哪些方面?该结构原理可用于桥梁外,还可用于哪些方面?五、记一记(约3分钟)六课堂小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学习了本课,同学们能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并能更好的发扬、传承!附图:七、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