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
【必备知识】
1.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点。[重点]
3.理解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重点+难点]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公共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自主探究】要求:先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做好标注, 然后同学相互交流,矫正、补充、完善答案.
1、理解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特点?
3、文化载体?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的功能?
【讲授新课】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阅读与思考
“文化”在拉丁语中是“耕作”“栽培”的意思,属于物质生产的范畴。后来,文化的内涵由对禾苗的培植和化育,逐步延伸到对人的心灵和道德情操的培植和化育,从而成为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于一体的概念。
中国人所说的“文化”一词最早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主要是指人的教化与培养。《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西汉刘向将“文”与“化”两个字联为一词,他在《说苑》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文化概念传入中国,文化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使得人们对文化的概念有了诸多不同的理解。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1)天山、三江源等自然景观不能称之为文化。我们今天讲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后者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在拉丁语中文化成为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于一体的概念,这里讲的是广义的文化。中国人所说的“文化”一词最早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主要是指人的教化与培养,这里讲的是狭义的文化。
1.什么是文化
(1)含义: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你能对以下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
(1)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2)参加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3)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4)袁隆平团队出资承包一片土地
(5)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6)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7)袁隆平同志参加政协活动
(8)袁隆平同志发表杂交水稻相关论文
经济:(3)(4) 政治:(1)(5)(7) 文化:(2)(6)(8)
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提醒]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
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中国为什么能够拍出《流浪地球》这一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
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技术实力(总投资超过3.2亿,4年筹备时间,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作)
中国政府的支持(电影管理部门对科幻电影更加包容审查和科学的产业政策支持)
中国能够拍出《流浪地球》,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流浪地球》的上映带来什么?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电影让各大影院赚的盆满钵溢的同时,影片中不少小物件也成为影迷们追捧的热点,相关周边产品也开始陆续推出,并且大多要价不菲。
有着极强的政治意义。生动地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想,为解决全人类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远见卓识与使命担当。
(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提醒]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4)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知识拓展】文化与文明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 -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它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褒义概念。
在那时,袁隆平还是一位乡村教师,他扎根乡村从教18年,但是这18年间从未停止对粮食的研究。现在,袁隆平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他不但研发了杂交水稻,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感染了一大批青年才俊,越来越多的人追随他的脚步,投入到农业研究中去。他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潜心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国家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在他逝世之后,10万湖南长沙的民众自发地为他停留,缅怀伟人。在日后,将会有更多受到他影响的年青一代不断崛起,继续为我们的“饭碗”、国家的粮食安全做贡献。
阅读课本P90-91,说说袁隆平的精神有怎样的作用。
2.文化的功能
(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服务社会,满足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惑提高
1.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