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2.古诗三首(第2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阅读古诗,从中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语言运用: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思维能力: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审美创造:联系背景,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难点: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知识梳理】一、课文朗读我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背诵《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二、字词识记1.我会读下面的生字,并能注音哀( ) 醉( ) 邸( ) 抖( ) 拘( )汴( )2.我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三、资料搜集我搜集了《题临安邸》《己亥杂诗》的背景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质疑问难我有疑惑要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hánɡ zhōu xūn rǎn bēi āi bù jū yì ɡé二、忧国忧民之情:《题临安邸》1.《题临安邸》中的“题”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临安”指南宋_________,即今浙江_________,“邸”指________。这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创作的一首讽喻诗。2.这首诗中,描写临安城自然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这两句诗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A.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南宋的权贵们通宵达旦与西湖的歌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何时才能罢休?B.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仿佛出现在眼前,西湖的歌女们寻欢作乐,这种情况何时才能罢休?3.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2)《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3)《题临安邸》鼓励人们寻欢作乐。( )(4)“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三、期待变革之情:《己亥杂诗》1.找出《己亥杂诗》中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万马齐喑”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为当时社会上这种“万马齐喑”的局面感到________。3.读一读,连一连。风雷 比喻在腐朽、残酷的清王朝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的现实。万马齐喑 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4.诗人最大的心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诗句回答)关于这两句诗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的殷切希望,呼唤着改革,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B.诗人内心的愤懑无法表达,只能与天公对话。四、延伸阅读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①离愁白日斜,吟鞭东②指即天涯。落红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注释】①浩荡:无限。 ②东:向东。③落红:落花。 ④花:比喻国家。1.关于最后两句诗,下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作了春天的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B.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了泥土还要保护花。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诗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声,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二、1.哀(āi) 醉(zuì) 邸(dǐ) 抖(dǒu) 拘(jū)汴(biàn)【参考答案】一、杭州 熏染 悲哀 不拘一格二、1.书写,题写 都城 杭州 旅店 宋 林升2.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A3.(1)√ (2)√ (3)× (4)√三、1.万马齐喑 不拘一格2.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悲哀3.略4.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A四、1.A 2.C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