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教学设计【必备知识】1.知道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重点]2.理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探究坚定文化自信的措施。[难点]【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认同国家提出创新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科学精神: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各种文化观点,辨识各种文化现象,从中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法治意识: 明确增强自身法治意识,有助于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更好的建设文化强国。公共参与: 青年学生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自主探究】要求:先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做好标注, 然后同学相互交流,矫正、补充、完善答案.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原因(必要性)?措施?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原因?要求?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求?5、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讲授新课】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议题情境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 强调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增加创新自信,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2013年以来,中央及各相关部门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助推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我国文化资源供给能力从量到质都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和图书产量保持全球第一,电影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结合事例谈谈:新时代我国倡导创新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谈谈你对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解。提 示:①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文化激励创新事业。大力培育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可以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可以形成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但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等等。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一)建设文化强国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1)原因(必要性)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措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一部好的理论文章、一首好歌)实施20多年来,以弘扬先进文化、多出优秀作品为目标,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成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示范工程、响亮品牌,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作用。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管子》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維 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 你如何理解管子的上述观点 谈谈你的看法。点评:以德治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是管仲治国思想的纲要之一。今天,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 示:以德治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是管仲治国思想的纲要之一。管仲所说的道德,就是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管仲认为,有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矩;有义,人们就不会妄自尊大;有廉,人们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人们就不会屈从坏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原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求:(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拓展】}正确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 道德修养区别 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指人们通过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联系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特别提醒】全面理解道德①道德的含义: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道德如何发挥作用?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③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④道德的特点: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具有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起道德理想,自觉扬善抑恶、明辨荣辱。近年来,我国大量文化精品走出国门,以各自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推动文明互鉴的重头戏。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登上了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演出京剧《白蛇传》(锁麟囊),场场爆满。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搬上舞台并开启世界巡演,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此外,昆曲《牡丹亭》、豫剧《程婴救孤)、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等也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剧院演出。这些精彩演出在将中国戏曲的曼妙与华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传播开来。◆你还知道哪些成功走出国门的文化作品 ◆这些作品深受国外观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提 示:①系列纪录片《中国的宝藏》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京剧《浮士德》赴意大利巡演、经典大戏《杨门女将》惊艳澳洲等。②这些作品可以为全球观众提供一个观察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以及手工艺术的独特视角,可以将中国传统戏曲自信地置于世界戏剧语境之中,形成文化的对话与互鉴等,重申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审美原则,因而深受国外观众喜欢。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求:(1)国内: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2)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知识拓展】正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区别 含义不同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不同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资本来源不同 国家或社会 企业机构性质不同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 直接 间接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知识拓展】正确区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文化强国,不能只顾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观点一:中华文化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这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我们不能忘记。观点二:中华文化的确曾经辉煌过,但近代衰落了,说明已经没有生命力了。观点三:中华文化的确在近代落后过,但我们有充足的自信,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提 示:①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充分肯定,要引以自豪,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文化近代走向了衰微。②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1.为什么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观点一:中华文化的复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观点二:中华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针对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提 示:①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里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①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夯实基础)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②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底蕴)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最根本的要求)总结:如何坚持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内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三、做法:1.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3.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4、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必须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