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51张幻灯片,WPS打开)+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51张幻灯片,WPS打开)+4视频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部编版 九上第一单元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1.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能够辩证的分析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能够辩证的看待物质富足与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
3.知道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5分钟)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9-13,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党和政府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一、改革进行时
结合视频,思考讨论:
进入新时代,我国继续进行的改革是一场什么样的改革?涉及到哪些领域?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全面深化改革
政治
稳步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会
人民由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标迈进
文化
中国“软实力”
受全球关注
经济
经济总量
稳居世界第二
思考:现在我国已经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幸福,为什么还要改革?
1.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1)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在新时代,我们对生活的期盼
这个变化反应了什么?
我们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对策】
原因(2)新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吃的饱
吃的健康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
不充分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不平衡
补充: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P9
3.如何深化改革?
年 份 中国GDP年度增速
2021年 8.1%
2020年 2.3%
2019年 6.1%
2018年 6.6%
2017年 6.9%
2016年 6.7%
2015年 6.9%
2014年 7.3%
2013年 7.76%
2012年 7.86%
2011年 9.54%
能源消耗
技术短板
环境污染
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9年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或: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原因(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如何深化改革?
②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圳
上海
新疆
贵州
悬崖村
四川凉山“悬崖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攀爬800米悬崖,2016年由藤梯改为钢梯
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低
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ADD YOUR TITLE HERE
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请观看以下漫画,总结我国深化改革的原因?
3.如何深化改革?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从河北省的钢铁结构调整而言,首钢搬迁意义非凡。”据河北省发改委主任沈小平介绍,河北是全国第一钢铁大省,2004年产钢5400多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仅唐山地区就有钢铁联合企业57家,每年产钢2200多万吨,但大部分企业装备落后、污染严重、消耗高,缺乏竞争力。
  首钢搬迁后,将与唐山钢铁集团公司组建新的钢铁联合企业,专门生产国内市场紧俏、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精品钢。以此为契机,河北3年将压减13家企业730万吨的落后钢铁生产能力,大大改善全省的钢铁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设备。还能吸纳20万人就业,大大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从经济总量上,将再造一个新唐山。
思考:为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从首钢搬迁至曹妃甸的经验中,你总结出什么方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环节二:“奥运秀”——共享发展成果
思考:首钢已经搬迁至曹妃甸,为什么老首钢要走向“奥运秀”?
2016年,首钢以“双奥”身份再次让世界瞩目。以敦煌飞天为设计意象,将原冷却塔改造成滑雪大跳台;将原精煤车间变成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作为冰雪冬奥的新地标,该企业“秀”出了奥运新风采。
在首钢园区,昔日的高炉、冷却塔和如今的冬奥元素相得益彰
促进京西的发展,更能带动张家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2019年—2021年)》昨日发布,多项举措将带动“三区一厂”的民生福祉。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未来三年,十一学校石景山中心、北师大附中国际部、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苹果园交通枢纽、石景山景观公园等民生项目相机落户新首钢地区。
思考:结合新闻报道,说一说新首钢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实惠?
奥运秀为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新首钢能促进京西的发展,更能带动张家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活动:共话乡村振兴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
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对策】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如果说有一种力量能够驰越古今、仍历久弥新,有一种精神能够始终如一、又与时俱进,那一定是改革。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数千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条改革之路。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习近平主席表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④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更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新知讲解
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区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我国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3.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目
共享发展成果
(一)共享发展是什么?
共享的主体:全民
共享内容:全面共享
共享有一个发展过程
共享途径:共建
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什么是共享发展?
P12探究与分享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渐进共享
共享的途径
共建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共享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P11—13,回答:为什么要“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材料阅读
结合视频,思考:
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迈向共同富裕。
二、共享发展成果
3、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P11)★★★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P12)★★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P13)★★
贫困地区最害怕的就是返贫,国家该如何进行扶贫工作才能防止贫困人民返贫?
老有所养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幼有所育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你和家人从中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
情感升华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
二、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你是如何看待“天下之大,黎元为先”这句话的?
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怎样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课堂小结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1.怎样认识全面深化改革?
2.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1.为什么要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要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B
1、如图漫画《援手》(  )
①说明我国坚持按劳分配制度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表明扶贫的目的是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④表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A
2、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胜利(  )
①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表明我国已经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表明我国为实现世界减贫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④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课堂练习
3、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神州大地上的奋进强音,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改革开放“双引擎”动力更加澎湃。誓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只要改革开放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课堂练习
4.(2022.河北)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
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B
课堂演练
5.【时政访谈】新华社2月22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为学习文件精神,学校宣传小组计划开展一次时政访谈活动。特邀请你参与其中,请你运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访谈一】同学甲: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⑴请你给同学甲谈谈党和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说明了什么 【访谈二】同学乙:立足新时代,青年应脚踏实地、不负韶华,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知识哺育乡村、用青春报效国家,做好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
⑵请你给同学乙说说说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青少年应做好哪些准备
课堂演练
(1)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⑤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⑥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①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历史使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公民意识,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