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 期末复习(阅读课本P81-85进行圈划关键词句1.俄罗斯的面积居世界第几?是唯一地跨哪两个大洲,哪两个半球的国家?2.俄罗斯地势哪里高哪里低?主要地形是哪两种? 3.俄罗斯主要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点是?4.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有?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储量如何? 5.俄罗斯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集中在? 6.俄罗斯的农业区集中在哪两条河的流域? 7.俄罗斯交通运输以什么为主?8.俄罗斯的首都是?第二大城市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9.俄罗斯主要的民族?语言是?信仰是?探究一 “辽阔”又“狭小”。可得,俄罗斯也很“狭小”探究二 “发达”又“落后”1.读地图册P40俄罗斯工业分布图,①为工业区,②为工业区,③为乌拉尔工业区,④为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主要以制造为主(至少举例三个工业部门),(轻、重)工业发达。读课本P83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圈出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田、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其工业区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是:。读图1,俄罗斯的铁路主要分布在______(方位),请从气候、人口、资源角度分析铁路分布的原因:;读图2,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海陆空交通发达。读地图册P40俄罗斯农牧业分布图,俄罗斯主要粮食作物有,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南部的流域与流域,该国大部分区域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落后制约了纺织、食品等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的发展。) 8.3 俄罗斯(合作学习)(俄罗斯的面积1709.8万千米2,约是中国(国土排名No.3)面积的1.8倍,比冥王星(太阳系行星)的表面积还大。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到内蒙古出境转乘西伯利亚铁路,抵达终点站莫斯科,用时126小时,几乎跨越了地球周长1/4。)(1. 读课本P81俄罗斯地形分布图,俄罗斯地跨、洲,理由是;地跨、半球,理由是。可得:俄罗斯国土。2.读俄罗斯人口分布示意图,人口主要分布在(填地形区),请从气候角度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自主学习)(图2) (图1)(课堂检测)1.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读该国轮廓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A.东、北、西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B.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城市主要集中在P山脉以西的平原地区D.R河是东西伯利亚山地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2019年12月2日下午,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投产通气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国建设者爬冰卧雪、战天斗地,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2. 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施工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建设者在恶劣环境中爬冰卧雪。其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近 B. 地势高 C. 降水多 D. 纬度高3.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能源、冶金等部门地位突出。其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体现在( )A. 水资源丰富 B. 森林资源丰富 C. 矿产资源丰富 D. 土地资源丰富看电影也能学地理,跟着《囧妈》一起游俄罗斯。该故事发生在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4. 电影中的国际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一路西行,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5. 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 ②气温较高③资源、工业区集中 ④人口、城市较多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6.俄罗斯北部有漫长的海岸线,港口却相当少的原因是( )A.海运不发达 B.纬度高,结冰期长 C.重工业落后 D.沿海多山地7.读俄罗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俄罗斯北部每年都出现午夜的太阳(极昼),主要原因是位于________内,该现象出现的时间以________(填春、夏、秋、冬)季为主。(2)从自然条件看,俄罗斯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3)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我国从该国进口的石油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4)简述图中俄罗斯工业区的分布特点:(5)下列商品中,俄罗斯最有可能从我国进口的是________(填字母)。(学案18答案:1.C 2.A 3.D 4.B 5.B 6.D 7.B 8.(1)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航线的捷径(2)苏伊士运河;石油(3)白色;伊斯兰 (4)尼罗河(5)尼罗河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烈;尼罗河可以提供灌溉水源。(6)节约用水、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等。)A. 机电设备 B. 宇宙飞船 C. 越野汽车 D. 运动鞋(学案15答案:1.C 2.D 3.C 4.D 5.B 6.C 7.(1)北温带;大西洋 (2)温带海洋性;全年温和湿润;水流平缓,流量大,冬季不结冰,水位季节变化小(3)白色;发达 (4)③ ⑤ 旅游业)学案序号:19勤于读图,找关键词,知识再现,排除法作答。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