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第二节 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二节 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资源简介

光现象
第2节 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难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完整的光路图(重点)
知识滚动
1.据报道,我国正在制造并将于2020年升空第一颗“人造月亮”,它的光亮程度比真正的月亮还要亮八倍,到时候“人造月亮”将会取代路上的路灯,将节省很多能源,因为这个月亮是靠太阳能发光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月亮和人造月亮都是光源 B.月亮和人造月亮都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人造月亮不是光源 D.月亮不是光源,人造月亮是光源
2.如图4.2-1所示,不透光的纸上有一个足够小的倒立三角形小孔,蜡烛点燃后通过小孔在后面的光屏出现一个像。则像的形状是方框内的哪一个?(  )
(

4.2-1
A B C D
)
3.对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5km/s
C.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是光源 D.光年是时间单位
4.(回归课本)如图4.2-2,是小勇同学做的手影,手影是由于
形成的。若将手靠近点光源,墙壁上的手影会 (选填“大“或“小“)。
(

4.2-3
)5.如图4.2-3,画出物体AB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

4.2-2
)
二、新课引入
1.月球自身 发光,属于非光源。我们能够看到不会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学生实验1:在充满烟雾的透明箱子里,放一面镜子,往镜面斜射入一束激光,可以观察到有另外一束激光产生了,改变激光入射的角度,逐渐变成垂直镜面入射,发现另一束激光传播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最后两束激光变成了一束。
思考:(1)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光才会发生反射?
(2)光在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三、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 光的反射现象
1.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 ,光线的 发生改变而返回到原来的介质 (
B
A

4.2-4
)中的现象。
2.几个基本概念——“三线两角”,如图4.2-4所示
(1)三线:
法线ON:经过入射点O并 于反射面的直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2)入射角: 与 的夹角;
(3)反射角: 与 的夹角;
例1.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
A. 物体一定是光源 B. 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
C. 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眼睛 D. 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
A B C D
)变式训练1-1.(回归课本)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眼看到书本的光路图的是( )
(

4.2-5
r
)
变式训练1-2.如图4.2-5所示,请完成下列填空。
(1)一点: 点(O)
(2)一面: 面(CD)
(3)两角: 角(∠i)和 角(∠r)
(4)三线: 光线(AO)、 光线(OB)和 线(ON)
知识点二 光的反射定律
学生实验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又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结合课前的实验,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平面镜、白纸板、激光笔、刻度尺、水彩笔、 ;
2.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纸板ENF竖直放置,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的径迹,如图4.2-6所示;
(3)多次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直到入射角为0O,并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4)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如图4.2-7所示;
(5)取下纸板,用 量出NO两侧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填入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

4.2-6

4.2-7
)
(6)如图4.2-6所示,当光线沿EO入射时,反射光线沿OF射出,此时,用另一种颜色的激光从FO入射,观察反射光线的径迹;
【分析论证】(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度。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
【评估交流】
实验时,纸板应与平面镜 ;若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纸板 承接反射光线;
白纸板的作用是 ;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其目的是探究

(4)该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 ;
例2.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如果入射角增大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
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4.2-8
) ;
变式训练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4.2-8所示的实验.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方向射出,这表明

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的做法应该是

(
知识归纳:
光的反射定律巧记: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纸板必须与
平面镜(即反射面)垂直
,或者说纸板
竖直
放置;
若纸板未与反射面垂直,纸板上无法显示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依然存在的!)
白纸板的作用是:
显示光路

将纸板向前、向后折,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显示出反射光线,目的是: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等于
0
0
时,反射角也等于
0
0

现有入射光线再有反射光线,结论表述时要注意逻辑性,必须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反射光线也会向法线靠近!光路可逆,不能说成光线可逆!
)
知识点三 画简单光路图
类型一:已知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
方法归纳:
(1)确定入(反)射光线,找出入射点O
(2)过点O作反射面的垂线,即法线ON,标垂足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入)射光线(实线+箭头)
(4)按题目要求,标出对应角(半括号+大小)

1


2


3


4

)
(
图4.2-9
30
o
)例3.(回归课本)如图4.2-9,利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出图①、②和③中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变式训练3.(回归课本)如图4.2-10,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乙中画出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4.2-10

)
类型二: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反射面
(
方法归纳:
(1)先确定入(反)射光线,找出入射点O
(2)过点O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ON(用虚线)
(3)过O点作ON的垂线(实线+垂足),即反射面
(4)标阴影区域
(2) (3) (4)
)
例4.如图4.2-1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图中的平面镜的位置。
(

4.2-11
)
(

4.2-12
)
变式训练4.如图4.2-12,完成黑箱内的光路图(用最少的平面镜)
课堂提升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白天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D.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2.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4.2-13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
(

4.2-15
)
(

4.2-14
) (

4.2-13
)
4.如图4.2-14所示,早晨,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 ,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 。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回归课本)如图4.2-15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
(

4.2-16
)6.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4.2-16所示的实验。
(1)将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放置在平面镜上,
白色硬纸板ABCD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将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时,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还能探究: ,
为了完成该探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小俊分别测出了反射角、入射角分别是40°,于是他就得出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请问他这样做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 。
(5)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得到下列四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0 30 50 60
反射角/° 10 30 50 60
①在实验中,将入射光线EO远离法线时,看到反射光线OF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俏面书生)
②实验中进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组的甲同学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乙同学认为应该是: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_同学的结论正确。
第二节 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

4.2-3
)
知识滚动
1.D 2.D 3.B 4.光的直线传播 变大 5.如图4.2-3所示
二、新课引入
1.不 反射 2.略
三、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 光的反射现象
分界面 传播路径
2.(1)垂直 AO OB (2)入射光线 法线 (3)反射光线 法线
例1.C
变式训练1-1.C
变式训练1-2.(1)入射 (2)反射 (3)入射 反射 (4)入射 反射 法
知识点二 光的反射定律
【设计实验】1.量角器 2.(5)量角器
【分析论证】(1)同一平面内 两侧 等于 (2)可逆
【评估交流】(1)垂直 无法 (2)显示光路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便于发现普遍规律,让结论更具普遍性
例2.(1)200 400 (2)错把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当作是反射角
变式训练2.(1)OE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纸板B往后翻折,观察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知识点三 画简单光路图
例3.如图4.2-9所示
(

4.2-9
)
变式训练3.如图4.2-10所示
例4.如图4.2-11所示
变式训练4.如图4.2-12所示
四、课堂提升
1.C 2.增大 可逆 3.OD 4.600 1200 变小 5.如图4.2-15所示
6.(1)一定垂直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将纸板B往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不正确。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5)远离 便于发现普遍规律 乙 (俏面书生)
(

4.2-15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