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俏面书生)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重点)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难点)一、滚动复习1.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5.2-1所示,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 镜,如果水珠长时间附着在叶片上,有可能会因太阳照射而灼伤叶片,那是因为水珠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_作用.图5.2- 1 图5.2- 2 (1) (2)2.如图5.2-2所示,作出图中所缺的光线.3.如图5.2-3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在水面反射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图5.2- 3 图5.2- 44.如图5.2-4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_______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二、新课导入学生实验1. 如图5.2-5所示,用放大镜(凸透镜)看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总是放大的吗?观察现象:用放大镜(凸透镜)看看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放大镜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以上均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图5.2- 5三、新课学习知识点一:照相机演示实验1.用凸透镜、硬纸板和半透明纸制作一个简易照相机模型(如图5.2-6所示)。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较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直到薄膜上出现清晰的像。(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2)主轴上的光心:光经过光心时传播方向 ( 不变 / 改变 )(3)在图5.2-6(1)中画出物体AB通过照相机后成的像A’B’。图5.2- 6 (1) (2)(4)照相机成的像是 立、 的 像。(5)照相时,为了使照片的景物大一些,镜头___________物体,镜头________底片;(均选填“靠近”或“远离”)例1. (回归课本)照相机的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如图5.2-7所示,照相机成 、 的像;图5.2- 7变式训练1.如图5.2-8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图5.2- 8知识点二:投影仪演示实验2. 如图5.2-9所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析:(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2)根据光路,请在括号中标出投影片中的像AB在屏幕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3)投影仪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立、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像。(4)①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 放置投影片;②平面镜在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③投影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图像大一些,镜头___________物体,投影仪____________屏幕;(均选填“靠近”或“远离”)图5.2- 9 图5.2- 10(回归课本) 如图5.2-10所示的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1)根据光路,请在括号中标出投影片中的像AB在屏幕上所成的像A’B’的字母;(2)投影器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3)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训练2. 如图5.2-11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使屏幕上成正立的物体,应将幻灯片倒插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像D.投影仪中的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图5.2- 11知识点三:放大镜学生实验2. 如图5.2-12所示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节距离。观察物体的大小、正倒。(1)放大镜成的像是 立、 的像;(2)适当移动放大镜,使其稍稍远离物体,看到物体的像__________(变大/变小)。(3)拓展:生活中的“放大镜”①从侧面看鱼缸中的鱼变大了(如图5.2-13所示) ②体温计读数时看到水银柱变粗了(如图5.2-14所示)图5.2- 12 图5.2- 13 图5.2- 14(回归课本)放大镜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放大镜成_____、______的像.如图5.2-15所示,小明想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指纹,应该稍稍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放大镜到他手指的距离。图5.2- 15变式训练3-1. 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5.2-16丙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__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的像。图5.2- 16 图5.2- 17变式训练3-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5.2-17所示,其正面呈圆孤形,为了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应该从________表面观察(选填序号),这是该表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______(“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像。知识点四:实像和虚像阅读课本P96页,完下面的表格:实像 虚像成因 由__________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__________相交而成效果 光屏_______呈现、底片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光屏__________呈现、底片不可感光、人眼能看到正倒 倒 立 正 立位置 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______侧 反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镜面_______侧;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______侧举例 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小孔成像 放大镜成像,平面镜成像例4.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B.实像和虚像都可以是倒立的C.用光屏可以承接的是实像,不能承接的是虚像D.放大的像是实像,缩小的像是虚像变式训练4. 对下列现象的描述中,①平面镜成像 ②放大镜成像 ③小孔成像 ④照相机照相 ⑤岸边看水中鱼的像 ⑥投影仪成像 正确的是( )A.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⑤ B.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③④⑤⑥C.应用光的折射定律的是②③④⑤ D.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②⑥课堂提升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2.放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清晰的“F”字母,那么下列图中幻灯片的正确插法是( )3.如图5.2-18所示,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它的成像与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图5.2- 184.如图5.2-19甲和乙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图5.2- 19甲 乙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一、滚动复习1.凸透 会聚;2.如图5.2-2所示 3.如图5.2-3所示4.发散 凹 不一定二、新课导入学生实验1.正立 放大;2.倒立 缩小;三、新课学习演示实验1.(1)凸透(2)不变(3)略(4)倒 缩小 实 (5)靠近 原来例1.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变式训练1.凸 照相机知识点二:投影仪演示实验2.(1)凸透 (2)略(3)倒 放大 实 (4)①倒立 ②改变光路③靠近 远离例2.(1)图略(2)倒立 放大 (3)改变光路 变式训练2. D知识点三:放大镜学生实验2.(1)正 放大;(2)变大例3. 凸 正立 放大 增大 变式训练3-1.放大 正立 放大; 变式训练3-2. ③ 凸透镜 放大知识点四:实像和虚像实际 延长 能 不能 异 异 同例4. C 变式训练4. A四、课堂提升(俏面书生)1.B 2.B 3.凸 照相机 缩小 4.如图5.2-19甲和乙所示知识归纳: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性质名称 像的性质(倒正、大小、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照相机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A、 B 、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