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密度,练习使用量筒测物体体积.2.巩固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重点)(俏面书生)一、知识滚动1.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ρ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请你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铁块密度表达式是: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3.如图6.3.2-1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3.2- 1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二、新课导入读小学一年级的弟弟,在母亲节送给妈妈一只“金戒指”,学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后,本节让我们来具体验证一下“金戒指”的密度是多少,需要哪些仪器呢? 怎么做?三、课堂导学(俏面书生)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例1.量筒和量杯是测量 的工具,如图6.3.2-2所示,量筒中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 相平,量简中液体体积为 mL。如果俯视(甲),读数会 ;如果仰视(丙),读数会 (后两空选填“偏大”或“偏小”)。图6.3.2- 2变式训练1.要想一次比较准确地用量筒量出120 g煤油,应选用下面哪一个量筒( )(ρ煤油=0.8×103 kg/m3)A.0~100 mL,5 mLB.0~200 mL,2 mLC.0~200 mL,5 mLD.0~500 mL,5 mL知识点二:测量固体的密度例2.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图6.3.2- 3(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6.3.2-3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变式训练2. 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例3. 某同学在测量规则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图6.3.2- 4(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如图6.3.2-4所示,则金属块边长为 cm,体积V为 cm3。(2)用托盘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m为 g。(3)此金属块的密度ρ为 g/cm3 ,即 kg/m3。(4)给你一把小刀,可以测马铃薯或苹果的密度,在以上步骤前增加一步就可以了,试写出来: 。变式训练3. (回归课本)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用天平测出质量为m,刻度尺测出铝箔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若铝的密度为ρ铝,则它的厚度h= 。知识点三: 测量液体的密度例3.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图6.3.2- 5(1)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6.3.2-5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 g,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训练3. 小明为了测盐水的密度,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⑤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误差最小的是(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③⑥④C.⑤②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四、课堂提升1.“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图6.3.2- 6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A.计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D.调节天平平衡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2)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6.3.2-6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3)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d.橙汁的密度ρ橙汁=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一、知识滚动1.DCBEA 2.A 3.D三、课堂导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例1. 体积 最低处 60 偏大 偏小 变式训练1.B知识点二:测量固体的密度例2. (1) 左 (2)直接用手加减砝码,或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或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归零 47.2 (3) 10 4.72 变式训练2.C 例3. (1)2.00 8 (2) 37.4 (3) 4.675 4.675×103 (4)用小刀将马铃薯切成正方块 变式训练3.知识点三: 测量液体的密度例3. (1) 水平 左 (2) 66 60 1.1×103 (3) 大 部分盐水残留在烧杯内壁,使量筒中的盐水体积偏小 变式训练3.B四、课堂提升1. (1)DCEBA (2) 61.8 (3)方法归纳:测量固体的密度时,用天平测固体质量为m,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时,先测水的体积V1,再将固体没入,测总体积V2,最后相减;密度表达式:方法归纳:用刻度尺测量形状规则固体,如:长方体边长分别为a、b、h,算出物体的体积V=abh,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m;密度表达式为;若正方体则方法归纳:测量液体的密度时,液体先测总质量m1,再测剩余质量m2,最后相减,密度表达式:注意:一定要先测总质量,若先测空烧杯,再测总质量,会因为液体倒不干净,有残留粘在烧杯壁上,而造成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