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说课稿 含2个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 大象的耳朵 说课稿 含2个课时

资源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19《大象的耳朵》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育拉着一对大耳朵,森林里的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小动物都这么说,大象开始不安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又头痛又心烦,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最后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四、说学情
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范读、观察标点符号、抓语气词等方式指导读好间句。
2.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小动物们的心理变化。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你们认识么?他们的耳朵都是什么样的?老师又带来一个动物------大象,大象的耳朵和兔其他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之间还发生一件故事,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象的耳朵》。
板书: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画出自然段,圈出课文中的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自由读。(着重指导读好“耷、撑”等字)
 3.指名让学生读课件中的生字及词语,齐读、互读。
 4.去拼音读词语,指读,排火车
5.大象过河的游戏
6.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2)教师范写兔,强调重点笔画。
(3)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三)、精读感悟
1.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大象都遇到哪几个小动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2)都有谁说了大象的耳朵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
(3)指名回答发生一件什么事。
2.小兔子蹦蹦跳跳过来,遇到大象说了什么?指名回答。理解耷拉的意思
(松弛地向下垂着),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
师:想一想,小兔子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 它的心理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总结出朗读的语气。(吃惊、痛心)
  师:谁愿意带着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小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
  学生自荐朗读,然后齐读,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小兔子的心情。
  朗读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我们要用重读、拉长语气等方式读出小兔子看到大象耳朵耷拉着的时候的那种惊奇以及痛心的情感。
 3.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2)大家都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3)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答案。
 4.这么多动物都说大象,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齐读第八自然段
  师:想一想,什么是自言自语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学生自由读,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总结出朗读的语气。(不安、犹豫)
5.自由读9--12自然段,思考:大象为了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想了什么办法 结果怎样?大象最后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从文中找出来。
  学习最后一段,齐读: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预设:大象又心痛又心烦,最后把耳朵放了下来,他觉得人家是人家,自己是自己
 
 (四)、总结收获
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七、说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 竖着 耷拉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大象的耳朵》是一则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 耳朵"展开。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 循文本线索架构教学流程,遵学段要求强化语用实践"。 循文本线索架构教学流程"即围绕大象的想法,设计核心话题,引导学生探究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体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提高整体阅读的能力;遵学段要求强化语用实践"即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强化识字写字教学和朗读说话训练,努力搭建学生言语实践的平台,夯实语用基本功。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2.通过感悟课文,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会变成真的。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3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4.学着课文内容,仿编童话故事。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教学难点:说说自己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四、说学情
二年级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童话故事,因此,他们对于童话故事也很熟悉。对于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学习中应该有很高的兴致。
五、说教法学法
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给予较多的时间让大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表达。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看象形字“象”,猜字识别。在我们古代是没有字的,我们的祖先就用画画的方式解决了一部分的字,正如今天的“象”中国的汉字有趣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大象的耳朵》书空。提笔就是练字时,每个字都要用心去写。
2. 开火车读词语,提醒似和扇的读音。 (大家把这两个多音字读得特别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轮流读课文。 学生任务: 圈出大象耳朵的句子。
用横线画出小动物说的话。
用波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三、精读感悟,突破重点
(一)耳朵之大,文字之美
1.想一想:大象的耳朵像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用手势做出“耷拉”的感觉。
2.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耷”字,你发现了什么?(会意字)从字的组成和字形理解字意,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奥妙无穷。
3.表演读,读出大象耳朵的大。
(二)同伴之忧,大象之变
正是这对大耳朵,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1.一天,大象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小兔子是怎么说大象的耳朵的?指名学生回答。你能想象小兔子的神态和心理活动吗?抓住“咦”“一定有病”等词语。读出好奇惊讶的语气。(指名读女生读)
2.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时,大象是怎么回答的?反复指导朗读。他又是怎么想的?(自信)(男生读)
3.大象离开小兔子,又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说——(读出疑问的口气)
4.大象继续往前走,又遇到了谁?他们会对大象说什么呢?分小组探究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语言。提示,可以从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
5.小结: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总之一条,大家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是有毛病的。
6.小调查:如果你就是大象,听到这么多小动物都说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7.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读出自言自语的感觉。
8.大象此时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自信——不安)
9. 上台角色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三)前后变化,感悟真我
1.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想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2.指名分段朗读。
板书:写耷字的变形 (让学生意识到没有大耳朵的保护,后果很无奈。)
3.采访小虫子
4.聪明的你知道大象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吗?
5.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作用的,大象终于明白了,竖着的耳朵只适合其他的小动物,耷拉着的耳朵才适合自己,所以大象最后做出一个决定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6.此时大象的想法又有什么改变呢?(自信——不安——坚定) 正确书写“耷”(看来,每一个字的创造都是充满智慧的,每一个字的结构大小都是有讲究的,我们写字时可千万不能随心所欲)
7..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
8.分小组议一议: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9.出示大象说的三段话,了解大象心理变化的过程。
四、升华情感 1.在生活中,你有哪些东西是与众不同的,但又是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呢?
2.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本领。不用羡慕别人,更不要因为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而觉得伤心难过,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坚持做自己,做自己最好,做最好的自己。
五、学习写字
最 (把这个字送给最好的自己!)
六、拓展延伸
孩子们,大象的耳朵多么有趣,这样的童话故事多么动听。我们也向《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故事学习,学着编一编这样动听的童话故事吧!
七、说板书设计
19.大象的耳朵
耷拉
保护耳朵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八、说教学反思
1.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大象及其他小动物的话,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知大象改变想法的过程∶抓住课文第 2~8自然段,理解大象决定把耳朵竖起来的原因;抓住课文第11~13自然段,理解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的原因。我还通过上下联系、前后贯通,为学生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打下基础。
2.突出语用实践,提高表达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强化识字写字教学,突出朗读训练,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还善于捕捉文中的语用现象,挖掘语言实践点,在实践和历练中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如∶结合文本,引导学生猜测小鹿、小马、小老鼠说的话,并通过情境表演来展现;在大象放下耳朵以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在情境表演中发展情节,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