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新音乐的启蒙”《学堂乐歌》——《忆儿时》高一—花城出版社—音乐—第二单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作曲?作词?《梦见家和母亲》[美] 约翰.庞德.奥德威 作曲《旅愁》[日] 犬童球溪 作词《送别》[中] 李叔同 作词独 揽 梅 花 扫 腊 雪上 尺 工 凡 六 五 乙1 2 3 4 5 6 7学堂乐歌清朝末年,随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西学东渐之风,效仿西方教育体系的新式学堂教育兴起,学校音乐教育也随之起步。聆听《忆儿时》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对儿时趣事的神往和怀念,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珍惜。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哪种节奏型出现了多次?六个乐句大附点节奏型的运用,表现出对童年美好时光,意犹未尽的感觉。........“起”为主题最初陈述。第二乐句1=C 4/45. 6 5 3 | 1. 2 1 6 | 1 3 3. 2 | 1 - - 0 |....“承”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第三乐句1=C 4/42. 1 2 4 | 3. 2 3 5 | 6 5 4 3 | 2 - - 0 |“转”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弱拍出现变化音,增添了色彩感,淡淡伤感的情境。##第四乐句1=C 4/45. 6 5 3 | 1. 2 1 6 | 5 3 3 2. | 1 - - 0 |“合”结束全段音乐。...歌词与音的对应关系?起 承 转 合一字对一音《向阳的老家》[美] 威廉.海斯 作曲《故乡的废宅》[日] 犬童球溪 作词《忆儿时》 [中] 李叔同 作词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等最早一批留学归来的学子们,通过“乐歌”将西方乐理、乐器、歌唱、创作方式带入中国,这是近代以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初次交汇。视频观看“学堂乐歌”代表作学堂乐歌音乐特点:1 依曲填词(诗)、创作2 旋律简单、优美,适合普及与传唱3 以集体齐唱为主4 伴奏无特定要求5 面向学堂学生音乐创作只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鸣,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学堂乐歌”正是中国20世纪初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的进步文艺,当今中国文艺的朝气蓬勃正是学堂乐歌做出的贡献。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