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4.14池塘里的世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人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4.14池塘里的世界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池塘里的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物,建立栖息地、生态群落的概念。
2.能选择身边的栖息地进行实验观察。能用概念图的方式描述自己观察的栖息地。
3.知道不同的栖息地上生活着的生物也各不相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物,建立栖息地、生态群落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选择身边的栖息地进行实验观察。能用概念图的方式描述自己观察的栖息地。
教学准备:音乐——《童年》
材料和工具:绳子、小罐、记录纸、温度计、塑料袋、捕虫网。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童年》。
提问:池塘里有哪些生物?池塘为它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池塘里的世界
探究与发现
池塘里的世界。
提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书本第45面插图,找出其中生活着哪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析这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学生分组开展观察活动。
汇报交流:池塘中生活着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为什么能在池塘中生存下去。
讲解:池塘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必备条件,我们把这样的生活环境称为栖息地。
像池塘这样的栖息地,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生物以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分析栖息地里的生物。
1.讲述: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物栖息地,让我们在校园或居住的地方选择一个小型的栖息地,像科学家那样去分析研究。
2.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选点观察。
3.阅读书本第46~47面,了解观察方法和观察要求。
4.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学生在指定的观察地点开展观察活动。
5.讨论:我们观察的栖息地中有哪种生物?这些生物之间是怎样的食物联系?
栖息地为这些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科学家们经常随机取样且选择多个观察点,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展示成果:学生用概念图的方式向大家描述自己观察的栖息地。
讲解:科学家经常随机取样且选择多个观察地点,这样做的意义是使收集到的样品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
应用与拓展
提问: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栖息地,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家园。你能找到哪些栖息地呢?这些栖息地为哪些生物提供了怎样的生存环境?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观察书本第47面插图。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把研究结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池塘里的世界
栖息地:校园、珊瑚礁、草地、大树
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