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 白鹭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白鹭》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C.白鹭不如朱鹭与苍鹭漂亮。D.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体现在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瞒着(mán) 海域(yù) 歧途(qí) 那畔(pàn)B.誊写(yù) 谨慎(j n) 发酵(jiào) 借鉴(jiàn)C.嫦娥(é) 木桩( zhuāng) 涨潮( zhàng) 船桨( jiāng)D.凛冽(l ng) 窠里(kē) 闲逸(yì) 浣女(huàn)3.下列对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排比)B.桂花开放时真是香飘十里。(夸张)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对偶)D.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比喻、设问)4.根据构字规律推测,会意字“窅(yǎo)”的意思很可能与( )有关。A.洞穴 B.眼睛 C.眼睛深陷,深远 D.墓穴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匣子(jiā) 嗜好(shì) 榨油(zhà) 榜样(b ng)B.享受(xi ng) 眼睑(li n) 狭小(xiá) 嫉妒(dù)C.绰约(chuò) 平衡(héng) 安逸(yì) 偏僻(pì)D.珊瑚(shān) 鱼鳞(lín) 水浒(x ) 河畔(pàn)二、填空题6.填空。“那___________的蓑毛,那全身的__________结构,那__________的长喙,那_________的脚,增之一分则嫌_______,减之一分则嫌________,素之一忽则嫌________,黛之一忽则嫌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7.修辞面面观(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风吹散了。(3)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5)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1)白鹭是一首精美的诗。(用加点字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整个田埂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的画面。(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按要求改写句子。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10.选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把白鹭比作_______,突出了白鹭________的特点。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11.选文第2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表明白鹭的色素和身段是_________的。12.选文第3自然段中,作者将白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突出了白鹭的外形美。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3.第1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图,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图。14.白鹭的嗜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文中的“不足”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了这三个自然段,白鹭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结合文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可知“白鹭不如朱鹭与苍鹭漂亮”理解不正确。2.A3.D【详解】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比喻:把白鹭比作歌;反问:答案蕴藏在问句中,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4.C【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构字规律推测字义的能力。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其意思综合表示了这些构字成分的意义,如“甭béng”由“不”和“用”组成,表示“不用,不要,不必”的意思。A、B、D三项都只涉及“穴”或“目”其中一个部件的意思,不符合会意字的造字本意,是错误的。C项中“眼睛”与“目”有关,“深陷”与“穴”有关。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窅”字应综合表示“穴”与“目”的意思,所以C是正确答案。本题选C。5.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匣子”的匣:xiáB.“眼睑”的睑:jiǎnC.读音正确。D.“水浒”的“浒”读音hǔ6. 雪白 流线型 铁色 青色 长 短 白 黑 排比【详解】考查课文的背诵和修辞手法的辨析。出自课文《白鹭》,原文选段: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由句子结构“那……,那……,那……”和“之一……,之一……,之一……,之一……”可知,运用了排比修辞。7.(1)排比(2)比喻(3)设问(4)拟人(5)夸张【详解】考查了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引用、对比、借代等。(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是三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分句,其形式相同。是排比句。(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风吹散了。” 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3)“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句子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手法。(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句子赋予太阳人格化,运用拟人的手法。(5)“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将石油工人的吼声夸张化,运用夸张的手法。8. 小河是一条飘带。 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田埂成了画面。【详解】1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2题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故答案为:1.小河是一条飘带。2.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3.田埂成了画面。9. 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听了报告,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详解】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要按照具体要求对句子进行改写。1.要求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出现了否定词就要将否定词“不”去掉,然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2.要求修改病句,本题的语病是成分残缺。本题的句子缺少主语,可以在“受到了”之前加上“同学们、我们”等主语。3.要求将引述句改为转述句,需要将“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再改为第三人称的说法,原句中的“我”变成“他”。10. 一首精巧的诗 形神兼美 总领全文11.适宜12. 白鹤 朱鹭 苍鹭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可以得出这句话中是把白鹭比作了一首精巧的诗,重点突出了白鹭外形和内在的美。这是一种形神兼备的美,根据整段文字的内容可以得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领全文。1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可以得出这段话作者写出了白鹭的色素和身段是非常适宜的。12.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根据文章的内容“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可以得出这段文字中作者将白鹭比作了白鹤、朱鹭、苍鹭对比,突出了白鹭的外形美。13. 枝头独立 空中低飞14.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15.白鹭不会唱歌。16.悠闲自得、生机勃勃13.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过阅读可知,文章是围绕“白鹭”的活动进行描写的,所以在为每幅图命名的时候要找到与白鹭相关的行为动作,①段落关键句“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可命名为“枝头独立”,此时的白鹭站在枝头看向远方,“却很悠然、安适”。②段落关键句“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可抓住关键信息,命名为“空中低飞”。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可知,白鹭的嗜好是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由“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可知,文中的“不足”指的是白鹭不会唱歌。16.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文中“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体现了白鹭悠闲自得的特点。“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写了白鹭的美是一种“澄清的美”,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体现了白鹭生机勃勃的特点。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