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1.《影子的形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1.《影子的形成》教案

资源简介

影 子 的 形 成
一、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影子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光源的远近、光线的方向都会影响影子的变化。
2.能正确讲述影子形成的研究过程以及结论,提升表达交流的能力。
3.产生对光影世界的探究热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套实验材料(手电筒、不透明塑料片、透明塑料片、纸杯、纸屏)、PPT
2.学生实验材料准备:实验盒(手电筒、不透明塑料片、透明塑料片、纸杯、纸屏)实验报告单(一)、(二)。
四、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课题
1.播放米思蒂动画片,引出“影子”。
2.生说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揭示课题:影子的形成
(二)猜想实验验证
1.实验(一):影子的形成
(1)学生猜想: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2)猜测需要验证,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学生阅读实验要求,提醒安全事项。
(3)实验验证:①学生分小组动手实验。
②汇报交流:在实验过程中你们看到影子了吗?什么情况下能够看到影子?什么情况下看不到影子呢?
生汇报(一):打开手电筒照到不透明塑料片时,在它的后面形成了影子。关闭手电筒时就看不到影子了。
生汇报(二):用手电筒照射透明塑料片时没有形成影子,为什么?
生汇报(三):影子在纸板上。
③提问:影子形成的条件?(板书:光 阻挡物 屏)
④回顾影子形成的过程并小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2.实验二:影子的变化
①在刚才实验中,大家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②思考:觉得怎样移动手电筒,影子也会跟着发生什么变化呢
③设计对比实验方案。
④动手操作,实验验证
⑤小组交流汇报
生汇报(一):发现手电筒离杯子较远,影子就较小;手电筒离杯子较近,影子就较大。
生汇报(二):手电筒在杯子左侧,影子就在杯子右侧,手电筒在杯子右侧,影子就在杯子左侧
⑥小结:手电筒照射物体的远近和方向确实能引起影子的变化。
3.教师实验总结:不仅知道了影子的形成过程,还发现光和影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生活中影子的应用
日晷、手影、皮影戏、无影灯
10、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11、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你们真了不起!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影子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能勇于探索,有更多的新发现!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