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促进民族团结》本课目录一新知导入二自主学习三新知讲解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演练新课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需要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团结一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促进民族团结》课堂。欣赏湖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节主题曲》,谈谈你的感受。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90-97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时间:6分钟)探究点一:民族大家庭1.我国的民族概况。(民族国情、分布特点、各族人民关系)2.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探究点二:家和万事兴1.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采取的措施。3.公民(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教材归纳:我国的民族概况(民族国情、分布特点、各族人民相互关系)活动一 思考归纳新知讲解探究点一:民族大家庭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新知讲解1.我国的民族概况各族人民相互关系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新知讲解活动二 小组讨论结合视频《中华民族一家亲》,小组讨论:1.视频中体现我国民族间形成了什么样的新型民族关系?2.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得益于我国的什么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新知讲解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新知讲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活动三 法律讲坛思考:如何理解民族平等?(1)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新知讲解活动四 小组讨论结合视频《同心协力抗疫》谈一谈,各族人民积极主动参与支援湖北抗击疫情说明了什么?点拨:①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威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②我国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根险,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③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④在民族危难的重要关头,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古往今来,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新知讲解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新知讲解探究点二:家和万事兴活动一 观察思考思考:查找右图中少数民族省份GDP,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其他省份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1.为什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知讲解活动二 思考归纳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说一说我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新知讲解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1)经济社会方面: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措施国家计划修建5条进藏铁路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社会保障全覆盖。健康扶贫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并在内地开设西藏班。教育扶贫援藏扶贫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措施(2)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新知讲解新知讲解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措施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3)文化方面:新知讲解活动三 议一议(1)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2)要自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3)我们还可以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有同学认为,我们年龄小,维护民族团结与我无关。你评价这一观点。新知讲解3.公民(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1)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2)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5)同破环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4)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课堂小结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公民(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概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采取的措施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课堂演练1.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这表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西藏人民生存和发展权利③民族地区发展只能靠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课堂演练2.2022年2月19日,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在山东济南举行援疆·喀什地区招商引资推介会。来自山东的16家企业现场签约,总签约额28.02亿元。多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喀什群众的广泛称赞。这表明( )①实现同步富裕是我们的共同奋斗目标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新疆繁荣发展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D3.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是著名的“油茶之乡”。国家、省、市相继出台政策,送来“油茶科技特派员”,大连民族大学充分发挥了沟通、协调、指导、推动""作用,为玉屏油茶注入活力,助力当地茶农走上致富之路。这一系列做法突出体现的是我国( )A.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B.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课堂演练课堂演练4.材料分析:2022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从民不聊生到繁荣稳定”是外国人眼中的内蒙古自治区5年来的沧桑巨变,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7亿元增加到208年的172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约595倍﹔原煤、煤制天然气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稀土新材料、多晶硅等产业规模全国第一;牧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5.3岁,比1949年的19.6岁翻了近两番;2013年以来累计减贫142万人,贫困八口减至15.2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06%;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草原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根据材料回答:(1)上述成就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 (两个方面即可)(2)"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时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子—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三个方面即可))课堂演练【答案】(1)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等。(2)①认真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③与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④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感谢聆听!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华民族一家亲.mp4 同心协力抗疫.mp4 少数民族发展.avi 核心素养目标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PPT.pptx 民族文化节.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