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核心素养目标】 第2课 地球的结构 教学设计课题 2.2 地球的结构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科学思维: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探究实践: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态度责任: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的组成。难点:了解地壳的运动。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一、聚焦:地球的内部结构1.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表面的特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构造有关。2.提问: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结构。(板书课题:地球的结构)课程学习 二、探索探索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解:(教学提示: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视频播放:地球的结构思考:人类生存的最外层——地壳有什么特征?探索二:地壳的组成介绍地壳:地壳,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学生交流要求: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24页至2 ( http: / / www.21cnjy.com )5页“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然后完成活动手册中第二项:填写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及典型岩石。(可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先对岩石进行分类整理)交流研讨: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 它们分别是什么 。小结: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探索三:了解地壳的运动1.出示弯曲岩石的图片,提问:弯曲变形的岩石层是怎么形成的?2.学生观看学习关于地壳运动的相关资料。3.课件出示教材中25页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的图片。提问:“你们能解释一下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吗 ”4.学生交流研讨。5.教师讲解: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层受力,就会发生弯曲变形。探索四:做一个地球模型1.提问:我们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还需要获取哪些信息?2. 教师讲解:在地球三个圈层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壳最薄,各处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为17公里;地幔的厚度约为2865公里;地核的平均厚度约为3400公里。3.提问:如果按照这个数据去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数值大,实施起来将很困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预设:可以将数据进行等比例缩小。)4.提示:等比例缩小,把这三个数据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就能呈现地球圈层的真实比例。缩小多少倍,这取决于你想做多大的地球结构模型。三、研讨1. 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2.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哪些现象或证据能用来说明?四、拓展播放视频:人类是怎么探索地球结构的课堂小结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壳在不断地运动。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反思 本课在前后课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按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安排了4个活动,分别是整体认识地球结构、具体了解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的运动和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了充分准备。最后,通过对3个问题的研讨,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既丰富和完善了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实践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