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学会在网络交往中传播正能量。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全红婵在2022世界锦标又夺冠,冠军也喜欢玩游戏,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大家交流再谈谈感受。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如何正确地让网络为我们更好地服务。新课讲授(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认真阅读课本P17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结合日常在家爷爷奶奶对自己上网的态度,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小结;(1)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他们都只看到了其中的一方面,没有辩证地看待网络。(2)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的交往带来的乐趣。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活动一:小闽的一天 自从有了网络,小闽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设计意图:在信息化时代,面对各种媒介信息,如何选择、理解和评判,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媒介素养,进而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1.初中生小闽这一天忙不忙?(学生讨论回答)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小闽之所以这么忙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没有学会“信息节食”。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2).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2.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问题?当时的心理感受怎么样?怎样避免再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沉迷于网络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中学生要学会自主掌握和分配时间,适当使用网络,杜绝网瘾。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在刷手机的过程中,经常能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网站上看到各种信息,有的信息一看就是假的,有的却真假难辨。以下例子是真的吗?1、朋友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XX,考点是XX中学,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求大量转发,朋友电话136XXX12345,如有消息请拨打2、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3、在吗?赶快转发。今天是微信成立5周年,你把此信息转发10个用户,你的帐户会加50元话费,我们刚通过,是真的。反正不花钱试试吧!群发省事。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如果对于网络的谣言不加以辨析,就随意的大量转发,或者对于信息自己虚构转发,会有什么后果呢,请同学结合身边发生的此类现象加以讨论分析。教师引导,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小结;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二)传播网络正能量1、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多媒体展示材料)太原市试点建设的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迎泽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迎泽区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向“互联网+”迈进了一大步。过去市民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如今通过电脑网页、微信、QQ、手机APP、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使之得到快速解决。1.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提示: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太原市能够正确运用网络。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提示: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教师小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2网络传播正能量。(多媒体展示材料)张远坤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库纳巴扎小学支教。当他看到学生们大冬天的还在接自来水管的凉水喝,冬装只是把四件夏装穿在身上时,就想到通过募捐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短短三天时间,爱心人士送来了约70公斤的物资。第一次活动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出乎张远坤和学校的意料。随后,张远坤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运动场地。希望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将募集到的善款建一个运动场,并购买篮球架、单双杠、球类等体育器材,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张远坤的事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提示:张远坤利用网络募捐,解决所在学校学生的困难。他能够正确地运用网络,传递了网络正能量。情境:“宝贝回家寻子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寻亲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5万次,上网登记寻亲信息达3万多条。现有25万多名志愿者。“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以每两天新增一个成功案例的成绩,帮助超过1900多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了亲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你参加过的公益活动有哪些?谈谈你的感受。教师总结:我们要在网络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过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三、课堂总结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课堂练习1【2021 齐齐哈尔】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青少年要( )A.远离网络生活 B.满足好奇心,畅游无度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2、小峰一家计划寒假外出旅游。小峰的父母通过网络购买了往返火车票,预定了住宿酒店。小峰通过网络查询旅游目的地的详细资料,并制定了家庭出游攻略。这表明A.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C. 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D. 唯有网络才能让生活更美3.小华看到某中学的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你怎样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答案在贴吧上发布他人的丑化照片,这种行为既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违法的。而其他同学的跟帖嘲讽也有欠妥之处。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不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学生仅仅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了教材内容。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利用教材,更要利用现实资料和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