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制取氧气(课件18页+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制取氧气(课件18页+素材)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项目 方法一
反应原理 药品 高锰酸钾(暗紫色粉末状固体)
条件 加热
文字表达式
反应装置 发生装置 固热型
一、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项目 方法二
反应原理 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条件 加热、催化剂
文字表达式
反应装置 发生装置 固热型
收置 装置
(1)排水法 (2)向上排空气法
(1)排水法: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可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
(2)向上排空气法:利用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可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
注意事项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 装置气密性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注意事项 ②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即试管内的导管),只要稍稍露出橡皮塞 有利于气体导出
注意事项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试管而堵塞导管,及防止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注意事项 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注意事项 ⑤加热前对试管 进行预热(即拿着酒精灯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的试管破裂
注意事项 ⑥用排水法收集,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 刚排出的气体是空气,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收集的才是纯净的氧气
注意事项 ⑦气体收集完毕,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注意事项 ⑧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氧气验满 排水法:当集气瓶口冒气泡时,则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氧气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
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象:有极少量气泡冒出, 木条不能复燃
原因:说明H2O2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现象:
原因:
实验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有大量气泡冒出 ,木条复燃
说明在常温下H2O2溶液遇到二氧化锰(MnO2)时, 迅速分解产生氧气(或者说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加二氧化锰
实验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 象:木条又复燃了
结 论:说明二氧化锰(MnO2)仍然起到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催化剂的特点
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
“二不变”是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4、判断某物质可作某反应催化剂的方法
(1)称量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同;
反应后需要从混合物中提取,如二氧化锰需要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
(2)比较加入该物质和不加该物质反应速率,如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某种物质的质量或体积;或根据生成同等体积或质量的某种物质所需时间多少。
(3)把提取后的该物质重新加入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中,看是否还能改变反应速率。(即验证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