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谁对我负责 我对谁负责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谁对我负责 我对谁负责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课题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班级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学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社会负责的人心存感激的意识 道德修养:知道责任的含义、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知道要对自己负责 法治观念: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并依据角色的转换而承担不同的责任 健全人格:能够为自己负责,也能够为他人负责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责任的明确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的社会身份有不同的责任。 难点:了解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理解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近年较严重的边境冲突——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为情境依托,介绍牺牲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战士们牺牲的原因及他们拥有的优秀品质。 课前活动:收集与了解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的相关消息。 课堂活动:(1)分享戍边战士的生平或牺牲事迹。 (2)思考相关问题。 提高对社会实事的关注及理性思考的能力,增强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初步体悟“责任”的含义及其深远意义。
新课讲授 展示表格引导学生思考战士们和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 【知识总结】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分析戍边战士和自己的角色与责任的不同,并通过表格得出结论。 通过比对戍边战士及自己的角色与身份,感悟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为国家与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拼过命”?他们的“拼命”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知识总结】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展开小组讨论,思考生活中为我们、社会与国家负责任的人们。 承接上个环节对角色与责任关系的理解,寻找生活中认真承担不同责任的英雄们,并增强对他们的尊敬与感恩之情。
展示教育部和学校对于不负责任的学生的态度及退学处理的决定,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知识总结】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结合材料分析这些学生被退学的原因,并由他人的行为及后果内推到自身,思考如何对自己负责。 通过蹉跎岁月的硕士、博士需要承担被退学的代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学生的责任,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主与积极性,学会对自己负责。
责任算盘 想一想,这几个算数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0.9×0.9×0.9×0.9×0.9···= B: 1×1×1×1×0×1×1 ···= C: 1×1×1×1×1×1×1··· = 进行简单的快速计算,并以算式联想实际生活,感悟以不同态度对待责任的后果。 通过几个简单的算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承担好每个角色的责任的重要性。
总结 【视频:闪亮的名字】 这些闪亮的名字,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也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还是科研新秀披星戴月的攻关。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山河无恙,只因英雄铁肩担当。愿你我心中,那些负重前行的背影越发清晰,愿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鲜活的生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愿你我以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愿你我以责任引领锦绣之未来。
板书设计 让青春带着责任走
拓展清单 评选“责任之星”:在班级内举荐一名你认为最具有责任心的同学,并提供佐证的相关事迹。 2、制定“个人责任版图”:为了扮演好当下的每个角色和未来可能拥有的角色,我应该或者还该做什么?
教学反思 (1)各环节逻辑设计不够紧密,课堂语言需优化,设问的方式需更贴近学生思维。 (2)教学用例需更具多样性和代表性。 (3)授课形式单一,活动较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