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4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4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1、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关键一招
富民之路
强国之路
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有哪些?
1.2走向共同富裕
统编版 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认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法治观念:理解我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制定的政策,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责任意识: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
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难点: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自学思考题
1、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及总目标.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我国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4、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5、党和政府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9—13,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新知导入
但我国的改革开放完成了吗?
实践充分证明: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978 - 2021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P9相关链接
坚持改革开放
=
=
全面深化改革
内涵
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注意: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变,更不是颠覆。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必要性)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P9
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了精神、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多样性的需要。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衡……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0年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年份 中国GDP年度增长率
2020 2.3%
2019 6.1%
2018 6.6%
2017 6.9%
2016 6.7%
2015 6.9%
2014 7.3%
2013 7.76%
2012 7.86%
2011 9.54%
2010 10.64%
2009 9.4%
2008 9.65%
2007 14.23%
2006 12.72%
2005 11.4%
2004 10.11%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粗放型经济
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量
(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劳动投入)
经济新常态
高质量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
高速度
高质量
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
城镇化水平不高
区域发展不平衡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富民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地位)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9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P9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P10-1
(5)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富民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地位)
重要地位
主要矛盾
发展阶段
现实挑战
必要性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落实新发展理念,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策:
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开放
3、国家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
针对主要矛盾
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策:
针对新常态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不平衡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针对现实挑战
京津冀协同发展
拓展延伸: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1)从他们的话语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明显提升,收入涨幅较大。
②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发达。
③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④农村生态环境良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服务性产业发展迅速。
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程度提高等。
P10探究分享:
(2)查找资料,思考: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它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要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因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助于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全社会要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对策: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针对中国特色
1
2
3
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3、国家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
2021年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八年来)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脱贫攻坚体现我国坚持 发展理念、        
共享
什么是共享发展?
探究与分享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渐进共享
共享的途径
共建共享
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共享的过程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
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知识拓展:党重视共享发展的原因WHY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性质地位)
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⑤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
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
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原则)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考点)
知识拓展:什么是共同富裕?
5.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思想上)(P11)★★★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措施上)(P12)★★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用社会主义制度做坚实保障。(制度上)(P13)★★
习近平系列讲话
引用古代政治格言——“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讲朴素的大白话——“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反复强调,就是要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是要告诫全党“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老有所养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幼有所育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你和家人从中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知识拓展
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课堂总结
走向共同富裕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对策)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经济发展现状)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1. (2022.湖北随州) 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①:能够减少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①错误;②③: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③正确;④:依据教材知识,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④错误;故本题选B。
B
课堂练习
2. (2022.河南省)2017年,兰考县在全国第一批率先脱贫摘帽。五年来,兰考走出了一条由“脱贫”到“小康”的赶考路:依托丰富的泡桐资源,逐步培育壮大特色民族乐器产业;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造林绿化20万亩、植树3000万株;加快推进国家级焦裕禄精神研学营地建设……兰考的赶考路是一条( )
①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之路
②重民生共同富裕之路
③保护环境可以照搬之路
④弘扬焦裕禄精神之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绿色发展、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①②④:“依托丰富的泡桐资源,逐步培育壮大特色民族乐器产业”体现了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体现重民生共同富裕之路;“加快推进国家级焦裕禄精神研学营地建设”体现了弘扬焦裕禄精神之路,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这是不能照搬的,环境保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措施;故排除③;故本题选B。
B
3.(2022.河北)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
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A: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体现,A错误;B: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B正确;C:并没有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C错误;D:没有反映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社会主要矛盾,D错误;故本题选B。
B
4.(2022.山东威海)“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正确认识。①②③④: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
A
5.(2022.湖北武汉)“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这些暖心的举措体现了人民政府( )
①具有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让人民群众平均享有发展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走向共同富裕。②③:“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的意思是政府节约财政支出,使百姓富裕。以政府的“节”促百姓的“裕”,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这体现了人民政府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排除;④:错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排除;故本题选C。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