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概念的概述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概念的概述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4.1概念的概述导学案
自主学习【学】
【课标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事物的属性及分类,概念的含义、性质,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
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正确运用概念,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法治意识:正确理解概念是如何表达出来,概念与语词有什么关系。
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
【自学评价】
知识梳理:
一、概念的含义
1.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 的思维形式。
2.概念与属性
(1)属性:事物的 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 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 。
(2)概念与属性的关系: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 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3.概念与语词
概念只有通过 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 。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 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 ,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 。
(2)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 ,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1)相容关系
①含义: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 ,为相容关系。
②种类: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 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 是相同的。
③图示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2)不相容关系
①含义:两个概念 相同部分,为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
②种类:不相容关系中有两种特殊情况,即 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两个具有 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 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③图示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目标评价
1.想一想: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知识理解概念。
2.想一想:“同一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是否违背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
3.想一想:任何概念都有外延吗
4.想一想:概念有何重要意义
3.试判断:对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等行为的,国家都会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
4.请思考:有人认为遗弃就是指父母拒绝抚养子女的行为。你认为该观点对吗?
师生研学【研】
【学习过程】探究点一 概念的含义
【合作探究】
议题: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
请你结合概念的基本特征,分析这一观点。
答案 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 维形式,其中,概念的内涵是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概念的外延揭 示的是概念“量”的规定性。“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这是对狭义的文化的内涵的准确描述,揭示了其实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仅仅描述了狭义的文化的外延一方面的内容,狭义的文化的外延还 应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核心归纳】
1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
项目 概念与属性 概念与语词
关系 ①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②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③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①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结论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其本质属性 对概念和语词进行区分,避免概念的混淆
探究点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
议题:全面理解概念的基本特征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1)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看,“白马”与“马”是什么关系?
(2)“课桌”与“马”是什么关系?
答案 (1)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白马”的内涵大于“马”的内涵,因为“白马”既要具有“马”的一切属性,还要具有“白”颜色这个属性。但是,“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马”的外延可以涵盖“黄马”“黑马”“白马”等所有的马,而“白马”仅反映白色的马。显然,如果把“白马非马”解释为“白马不等于马”,则公孙龙的论证是正确的,但如果解释为“白马不是马”,则公孙龙的论证属于错误的论证。
(2)“马”与“课桌”不仅内涵上不同,而且外延上也无重合之处,二者之间属于全异关系。
典例2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它是概念“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
A.经济学上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生产关系包括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等
C.鱼是用鳃呼吸、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
D.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答案 B
解析 概念的内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A、C、D三项分别揭示了什么是经济学上的价值、什么是鱼、什么是艺术,而B项则在说明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所以A、C、D三项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B项是从外延方面说明概念。
训练提升【练】
【当堂检测】
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他的错误在于(  )A.没有深化认识,发展认识B.没有正确反映人的本质属性
C.没有揭示人的全部属性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答案 B解析 “人”的本质属性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的其他属性,如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等等,也为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所具有,是人的非本质属性。柏拉图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属性,B符合题意。
2下列和“书法家—画家”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
A.童星—明星B.党员—老师C.军人—军官 D.幼儿—青年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的两个概念是交叉关系。A项中的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B项中的两个概念是交叉关系;C项中的两个概念是属种关系;D项中的两个概念是反对关系。
【布置作业】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双方进行了一番问答。 “姓名 ”
“雨果。”“干什么的 ”“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 ”“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 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1)运用概念的有关知识,分析宪兵为什么会闹出笑话。
(2)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师生总结【结】
【课堂总结】
答案参考:
【自主探究】
1.提示: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
2.提示:不违背。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性。不同场合下,即属于不同的思维过程,同一语词表达不同的概念是正常的。
3.提示:真实概念,由于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相应的事物,是有外延的;虚假概念,由于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相应的事物,是没有外延的。
4.提示: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只要我们进行逻辑思维,就一刻也离不开概念。首先,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把这一类事物同别的事物区分开来。其次,由于概念更普遍、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突破直观的局限,真正理解客观事物。再次,概念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结成果,又是人们获得新认识的起点。只有概念明确,才能恰当地做出判断,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总之,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只要我们在进行逻辑思维,就一刻也离不开概念。
【当堂检测】1B 2 B
5. 答案:(1)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所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所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所以闹出了笑话。
(2)“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存在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解析:(1)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由“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东西的”可知,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指的是靠写作谋生。由“笔杆贩子”可知,宪兵认为雨果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宪兵没有正确理解“以笔杆子谋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故闹出笑话。
(2)考查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作家”是属概念,“浪漫主义作家”是种概念,二者之间是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