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5.2 预防犯罪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罪 与 罚※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刑法是什么?刑法的作用是什么?※3.刑罚是什么?分类有哪些?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盗窃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拘禁罪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结合所学知识思考:1.莫焕晶触犯了什么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刑法刑罚处罚(刑事责任)含义1.刑法是什么?P52刑法是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结合所学知识思考:2.视频中法院给莫焕晶的判决是什么?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作用1.刑法的作用是什么?P52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作用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3.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什么判处莫焕晶死刑?严重社会危害性触 犯 刑 法应受刑罚处罚四人死亡房屋严重损毁(257万)《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最本质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含义※2.什么是犯罪?P53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特征※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53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分析反思:浙江余姚因台风菲特酿成洪灾,许多灾民连饭都吃不上,社会各界纷纷对当地施以援手进行救灾。在救灾中,却有一小部分灾民对救灾物资进行哄抢,导致别的灾民无法得到救助,影响恶劣。涉嫌哄抢救灾物资的一名男子已经受审,在法庭上,他称,他哄抢救灾物资也属无奈,当时,他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严重社会危害性他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背了刑法的规定,应该受到刑罚处罚,构成了犯罪。刑事违法性思考:同学们替他反思一下,他只是抢了几袋饼干,怎么就犯罪了呢?根据《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4项: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有上述行为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他似乎怎么也想不到,为了给家里的老人孩子争一口吃的,不过抢了几袋饼干,怎么就犯法了呢?应受刑罚处罚性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含义※3.刑罚是什么?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分类※3.刑罚分为哪几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主刑只能单独使用,不能附加使用附加刑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附加使用加强自我防范※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你说,我说,大家说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能构成犯罪上述同学的观点对吗?你是怎么认为的?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你听说过少年犯吗?*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被依法判处徒刑的人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法律常识:年满十四周岁的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P55不满十四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注意:由于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的行为可能具有违法性,对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的违法行为,根据具体情形,可以进行正当防卫。)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也会对自身的生命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必须遵纪守法,远离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学法时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李峰的故事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结合李峰案例探究李峰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市级三好学生抢劫犯李峰的故事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法律常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P5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第十四条,九项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财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法律常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P56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行为。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温水煮青蛙不良行为就像这口温暖的大锅,如果放松警惕,一开始不跳出去,他就会慢慢把你拉向地狱。不良行为一般违法犯罪(严重违法行为)不加以改正不加以改正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做法※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如何预防犯罪?)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P55(意识)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P55(行动)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P56(意识)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P56(行动)拓展空间探索:未成年人从不良行为到犯罪之路很遥远吗?有何启示?预防犯罪了解罪与罚加强自我防范刑法的作用与内容犯罪的特征刑罚主刑附加刑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犯罪的含义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课堂小结:1 .小明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的罚款。小明爸爸的行为( )A.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B.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C.属于刑事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D.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B课堂练习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保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人民的一切权益④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D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保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人民的一切权益④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D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3、去年6月,在中印边境冲突事件中,祈发宝等戍边英雄官兵用生命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全国人民纷纷向英雄致敬!仇某明(网名“辣笔小球”)却在网上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21年5月31日,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依法判处仇某明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责令其公开赔礼道歉。可见,仇某明的行为( )A.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C. 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D. 应当受到行政处罚A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谢谢聆听!5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 预防犯罪课件.pptx 【视频】杭州保姆纵火案.avi 【视频】预防青少年犯罪:广西北海——多名少年拦路暴力抢劫.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