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小升初数学试卷一、正确选择。(每小题1分,共8分)1.(1分)在一次考试中,小明的分数比全班平均分高出5分,记作(+5)分,小红的分数记作(﹣3)分,小明比小红多( )A.﹣8分 B.8分 C.5分 D.﹣3分2.(1分)4个杯子叠起来高20cm,6个杯子叠起来高26cm,n个杯子叠起来的高度可以表示为( )cm。A.6n﹣10 B.6n﹣4 C.3n十11 D.3n+83.(1分)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卷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如果把“它”看作x,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A. x=19 B.x+=19 C.1+x=19 D.x+x=194.(1分)下图不能用“的”来表示的是( )A.B.C.D.5.(1分)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可以摆成( )种不同的形状.A.1 B.2 C.3 D.46.(1分)把一个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这时表面积( )A.不变 B.增加了12平方分米C.增加了24平方分米 D.减少了24平方分米7.(1分)下列选项,不能用152×(1﹣)表示的是( )A.把一个体积为152dm2的圆柱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体积B.小芳每分钟跳绳152个,小红每分钟跳的个数比小芳少,求小红每分钟跳的个数C.农场种植面积为152公顷,其中种植玉米,其余种植土豆,求士豆的种植面积D.实验小学图书馆周二的借阅总量为152本,比周一少,求图书馆周一的借阅总量8.(1分)乌鸦喝水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只乌鸦看到一个水位较低的瓶子,喝不着水,深思一会儿后,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子中,水位上升后,乌鸦喝到了水。从乌鸦看到瓶子开始计时,下面符合故事情节的折线统计图是( )A. B.C. D.二、认真填空。(除标注分值外,每空1分,共22分)9.(3分)据中组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000名,比2019年底净增三百二十三点四万名,增幅为3.5%。(1)95148000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是 。(2)三百二十三点四万写作 。10.(2分)== ÷28=9: = %.11.(2分)单位换算。(1)35厘米= 米 (2)2时30分= 时(3)2.4立方米= 立方分米 (4)120毫升= 升12.(2分)直线上的A点用分数表示是 ,再添上 个它的分数单位后就变成了最小的质数.13.(2分)计算“16÷32”时,佳佳这样计算:32= ,那么16÷32的正确结果是 。14.(2分)张老师把2L药水倒入如图的两个容器中,刚好都装满。已知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则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 L,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 L。15.(1分)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冬至”。2022年的夏至时间是6月21日(星期二),保定这一天的白昼与黑夜时间比大约是7:5,这一天保定的白昼时间是 小时。16.(1分)一辆小汽车的牌照是“冀F8S〇□△”,已知〇+〇=□,〇+□+□+5=15,△+△=〇,那么牌照号码的后三个数字是 。17.(3分)六一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已知1.60﹣1.69米的学生有8人,1.40﹣1.49米的学生有4人。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六一班一共有 人。1.50﹣1.59米的学生占全班的 %。(2)全班从矮到高排成一行,张扬在第18个,他的身高大约是 。A.1.45米B.1.56米C.1.62米18.(4分)找规律,填一填(1)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摆10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 根:现在有46根小棒可以摆 个正方形。(2)=+,=,=……在算式=中,写出m= ,n= 。三、灵活计算。(32分)19.(8分)直接写出得数。(1)4+1= (2)0.15×40= (3)3分米:6毫米= (4)2.35+2.65×0=(5)53= (6)61×29≈ (7)(1﹣))÷0.25= (8)×0.4÷×0.4=20.(9分)脱式计算。38×406÷2.9 ++3.875+ 23﹣10.4÷(7.1﹣5.8)21.(9分)求未知数x。(1)2x+60%x=10.4 (2):=x:10 (3)xx=4222.(6分)看图计算。(1)下图中,BD=6.5厘米,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求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单位:分米)四、观察操作。(14分)23.(7分)操作与探素。(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AOB的位置:A( , )O( , )B( , )(2)将图中的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①。(3)将旋转后的三角形①按2:1放大,并在方格空白处画出放大后的图形②。24.(7分)如图,在三角形中,已知∠1=75°。(1)∠4= °。(2)∠4+∠1=180°,并且∠4和∠1相邻,此时我们称∠1和∠4互为邻补角,图中还有两组互为邻补角:一组是 和∠6,一组是∠2和 。(3)我们把∠1,∠2和∠3叫作三角形的内角,∠4,∠5和∠6叫作三角形的外角,你能得出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关系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请写出推导过程。(可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式子表示)五、解决问题。(24分)25.(4分)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小丽的爸爸买了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带全家外出旅行,途中小丽记录了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相关数据,整理结果如下表。行驶路程/千米 100 120 130 140 150 …耗电量/度 15 18 19.5 21 22.5 ……(1)观察上表,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成 比例。(2)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度电,行驶280千米够吗?(列比例解答)26.(3分)小明家5月份应付水费多少元?水费标准用户每月用水15吨以下(含15吨),按每吨2.40元收费;超过15吨,超出部分按每吨5.00元收费。小明家2022年1~5月份用水情况月份 1 2 3 4 5用水量/吨 30 32 38 40 4527.(6分)张叔叔从A市驾车到C市,途经B城。A.张叔叔从A市出发,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5小时,到达B城。B.A市到B城与B城到C市的路程比是4:3。C.当汽车到达B城时,油箱里的油由原来的满箱到剩下箱。(1)A市到C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张叔叔能否用剩下的油开到终点C市?请你尝试说明理由(假设每千米的耗油量不变)。28.(4分)六年级某班需要45本毕业纪念册,派李智同学去商场购买.李智同学发现同一款纪念册,甲乙两家商场都有,原价都是12元,但促销方式不一样.甲商场:全场八五折.乙商场:每满100元减20元.李智到哪家商场购买更便宜?(请用计算说明)29.(7分)联合国规定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一所学校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结果按照以下三类垃圾处理方式整理后,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统计图。A.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并会考虑垃圾分类。B.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但不会考虑垃圾分类C,基本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偶尔会乱扔垃圾。(1)“环保小卫土”一共调查了 人。(2)“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但不会考虑垃圾分类”的有 人;“基本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偶尔会乱扔垃圾”的有 人。(3)观察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完整,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观察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一条。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正确选择。(每小题1分,共8分)1.【分析】把平均分看作是0,小明就比平均分多了5﹣0=5(分),小红就比平均分少了3﹣0=3(分),小明就比小红多了5+3=8(分).据此解答.【解答】解:小明就比平均分多了:5﹣0=5(分),小红就比平均分少了:3﹣0=3(分),小明就比小红多了:5+3=8(分),答:小明比小红多了8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正负数计算的掌握情况.2.【分析】因为四个杯子叠起来高20cm,六个杯子叠起来是26cm,用高度差除以杯子的个数差求出第一个杯口到第二杯口之间的高度,即(26﹣20)÷2cm,然后求出一个杯子从杯底到杯口的高度,所以n个杯子叠起来的高度为:(n﹣1)个第一个杯口到第二杯口之间的高度加上一个杯身的高度,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6﹣20)÷(5﹣3)=6÷2=3(cm)20﹣3×3=20﹣9=11(cm)所以n个杯子叠起来的高度是:11+(n﹣1)×3=11+3n﹣3=3n+8(cm)答:n个杯子叠起来的高度可以表示为(3n+8)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数和形中的找规律问题。求出每个杯子叠起来剩余的高度是多少是解题的关键。3.【分析】由题意可知,如果设它的全部为x,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它的就是x,再根据“它的全部+它的=19”即可列方程.【解答】解:设它的全部为x,则它的就是x.由题意得:x+x=19.故选:D.【点评】列方程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这里得明显,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4.【分析】A选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涂其中的3份,表示;然后再把,平均分成3份,涂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B选项把整条线段怕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表示,然后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为=;C选项把所有图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涂其中的3份,表示;然后再把,平均分成3份,涂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D选项不能用表示。【解答】解:不能用“的”来表示的是D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作图,关键是分清平均分成的份数及取的份数。5.【分析】高是2厘米不变,只要看底面积有几种不同的拼组方法即可,把12分解质因数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把12写成两个数的乘积的形式,这两个因数就是底面的长和宽,有几种写法,就有几种不同的形状.【解答】解:12=2×2×3,所以12=1×12=2×6=3×4,所以可以摆成3种不同的形状,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6.【分析】根据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知,把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了两个切面的面积,每个切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切面的宽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6×2×2=12×2=24(平方分米)答:表面积增加24平方分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及应用。7.【分析】A、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体积的(1),据此解答。B、把小芳每分钟跳的个数看作单位“1”,小红每分钟跳绳的个数相当于小芳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C、把总面积看作单位“1”,其中种植玉米,其余种植土豆,也就是种土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D、把周一的借阅量看作单位“1”,周二的借阅总量为152本,比周一少,也就是周二的借阅量相当于周一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得:A、列式为:152×(1);B、列式为:152×(1);C、列式为:152×(1);D、列式为:152÷(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分数乘除法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及应用。8.【分析】由于原来水位较低,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了一会儿才想出办法,说明在乌鸦沉思这段时间水位没有变化,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将会上升,乌鸦喝到了水后,水位应不低于原来的水位,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乌鸦沉思这段时间水位没有变化,所以首先排除A;因为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将会上升,乌鸦喝水水位会下降,所以排除C;喝水后水位不低于原来的水位,所以排除B;因此,只有D能反映时间后瓶中水面高度的关系。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除法求解。二、认真填空。(除标注分值外,每空1分,共22分)9.【分析】(1)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2)根据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位的数字。【解答】解:(1)95148000读作:九千五百一十四万八千,95148000≈9515万;(2)三百二十三点四万写作:323.4万。故答案为:九千五百一十四万八千,9515万;323.4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和求近似数及小数的写法。10.【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都乘5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3就是9:1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4,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7就是21÷28;3÷4=0.75,把0.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就是75%。【解答】解:==21÷28=9:12=75%。故答案为:15,21,12,75。【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1.【分析】(1)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2)把30分除以进率60化成0.5时,再加2时。(3)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4)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解答】解:(1)35厘米=0.35米 (2)2时30分=2.5时(3)2.4立方米=2400立方分米 (4)120毫升=0.12升故答案为:0.35,2.5,2400,0.12。【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2.【分析】把数轴上一个单位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A点表示这样的8份,即.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的分数单位是,它有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即10个是最小的质数,还需要添上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如图直线上的A点用分数表示是,再添上2个它的分数单位后就变成了最小的质数.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用: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质数的意义及数轴的认识等.13.【分析】先把改写成32,再改写成16×2,根据乘法分配律改写成:16×,最后根据除法的意义,简便计算。【解答】解:====答:32=16×,16÷32的正确结果是。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把32改写成16×的形式,再根据除法的意义,简便计算。14.【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1)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圆锥的容积,进而求出圆柱的容积。【解答】解:2÷(3+1)=2÷4=0.5(升)0.5×3=1.5(升)答: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1.5升、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0.5升。故答案为:1.5;0.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15.【分析】一天是24小时,根据“保定这一天的白昼与黑夜时间比大约是7:5”可以求出白昼占24小时的几分之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24×=14(小时)所以这一天保定的白昼时间是14小时。故答案为:14。【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应用。16.【分析】根据〇+〇=□,〇+□+□+5=15可得〇+〇+〇+〇+〇+5=15,〇=2,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〇+〇=□〇+□+□+5=15所以〇+〇+〇+〇+〇+5=15〇+〇+〇+〇+〇=10〇=2□=2+2=4因为△+△=〇所以△=1答:牌照号码的后三个数字是241。故答案为:241。【点评】求出〇=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六一班学生身高1.60﹣1.69米的学生有8人,占全班学生人数的2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全班学生人数,把全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求出1.40﹣1.49米的学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再根据减法的用,用减法求出1.50﹣1.59米的学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2)把全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身高1.50﹣1.59米的学生有多少人,已知身高1.40﹣1.49米的学生有4人,18﹣4=14(人)也就是张扬的身高在1.50﹣1.59米的范围内,据此解答。【解答】解:(1)8÷25%=8÷0.25=32(人)4÷32=0.125=12.5%1﹣25%﹣12.5%=62.5%答:六一班一共有32人,1.50﹣1.59米的学生占全班的62.5%。(2)18﹣4=14(人)所以张扬的身高在1.50﹣1.59米的范围内。答:张扬的身高大约是1.56米。故答案为:32、62.5、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8.【分析】(1)根据小棒的摆设规律可知,多摆一个正方形就需要加3根小棒,摆n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3n+1)根小棒。(2)观察可发现,等号后面的第一个分母比等号前面的分母多1,等号后面的第二个分母是等号前面的分母与等号后面的第一个分母的乘积。【解答】解:(1)3×10+1=30+1=31(根)3n+1=463n=45n=15答:摆10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31根:现在有46根小棒可以摆15个正方形。(2)m=5+1=6n=5×6=30答:m=6,n=30。故答案为:31,15;6,30。【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三、灵活计算。(32分)19.【分析】根据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估算法则解答。【解答】解:(1)4+1=5 (2)0.15×40=6 (3)3分米:6毫米=50 (4)2.35+2.65×0=2.35(5)53=125 (6)61×29≈1800 (7)(1﹣))÷0.25=0.5 (8)×0.4÷×0.4=0.16【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估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关键。20.【分析】(1)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解答】解:(1)38×406÷2.9=15428÷2.9=5320(2)++3.875+=(+3.875)+(+)=4+2=6(3)23﹣10.4÷(7.1﹣5.8)=23﹣10.4÷1.3=23﹣8=15【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1.【分析】(1)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2.6x,两边再同时除以2.6;(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乘;(3)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x,两边再同时乘。【解答】解:(1)2x+60%x=10.42.6x=10.42.6x÷2.6=10.4÷2.6x=4(2):=x:10x=10×x=8×x=12(3)xx=42x=42x=42×x=36【点评】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1)根据图示,两个三角形的底都是6.5cm,两个三角形分别的高不知道,但是两个三角形以6.5cm为底的高的和是10cm,据此可以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2)根据图示,可以先求出下面正方体的体积,然后加上上面圆柱的体积解答。上面圆柱的直径是20分米,高是20分米,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6.5×10÷2=65÷2=32.5(平方厘米)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32.5平方厘米。(2)20×20×20+3.14×(20÷2)2×20÷2=8000+3140=11140(立方分米)答: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11140立方分米。【点评】本题考查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知识,结合图形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四、观察操作。(14分)23.【分析】(1)用数对表示出各点的位置。(2)O点位置不变,确定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再依次连线。(3)将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扩大后的图形。【解答】解:(1)A(1,6),O(3,3),B(3,6)。(2)O点位置不变,确定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再依次连线得图①。(3)将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扩大后的图形②。故答案为:1,6;3,3;3,6。【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准确画图是关键。24.【分析】(1)∠1和∠4合起来是一个平角,即为180度,利用180度减去∠1的度数即可求出∠4;(2)相邻的两个角可以组成180度,就说这两个角为邻补角,据此找出;(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平角的原理推理解答。【解答】解:(1)∠4=180°﹣75°=105°;(2)因为∠2+∠5=180°,∠1+∠4=180°,∠3+∠6=180°,所以∠1和∠4互为邻补角,图中还有两组互为邻补角:一组是∠3和∠6,一组是∠2和∠5。(3)关系: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和。因为∠1+∠2+/∠=180°,又因为∠6+∠3=180°,所以∠3=180°﹣∠1﹣∠2=180°﹣∠6,整理得∠1+∠2=∠6。故答案为:105;∠3,∠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及平角的原理的应用。五、解决问题。(24分)25.【分析】(1)表中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的比值都相等,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成正比例;(2)汽车15度电行驶的路程:15度电=汽车45度电行驶的路程:45度电,据此列比例计算出汽车45度电行驶的路程,与280千米比较即可。【解答】解:(1)100:15=,120:18=,130:19.5=……比值一定,汽车行驶路程与耗电量成正比例。(2)设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度电能行驶x千米,x:45=100:1515x=45×10015x÷15=4500÷15x=300300>280答:车电池充满后有45度电,够行驶280千米。故答案为:正。【点评】分析题目的数量之间比例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比例解答。26.【分析】分段收费问题,将水15吨以内的按每吨2.40元计算,将超出15吨的部分按照每吨5.00元计算,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式,最后将两部分加起来即可,据此解答。【解答】解:15×2.4+(45﹣15)×5=36+30×5=36+150=186(元)答:小明家5月份应付水费186元。【点评】此题考查分段收费问题,需额外注意超出的部分按另外计费的方式计算。27.【分析】(1)先用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市到B城的路程,把A市到C市的路程看作单位“1”,由A市到B城与B城到C市的路程比是4:3,可得A市到B城路程占A市到C市路程的,由对应关系用除法即可得到A市到C市的路程。(2)先求出每千米的耗油量,再乘B城到C市的路程,结果与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80×2.5÷=200÷=200×=350(千米)答:A市到C市的路程是350千米。(2)(1﹣)÷200×(350﹣200)=××150=×150=因为<,所以张叔叔能用剩下的油开到终点C市。答:张叔叔能用剩下的油开到终点C市。【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找到A市到B的路程及相对应的分数。28.【分析】甲商场:计算出总价后,乘八五折;乙商场:计算出总价后,看总价中有几个100元,然后乘20元,求出可以减多少钱,用总价减去这部分钱;比较两个商场的实际花费,做出选择.【解答】解:纪念册的总价为:45×12=540(元)甲商场:八五折=85%,实际花费:540×85%=459(元)乙商场:540÷100=5……40(元)满减的钱数:5×20=100(元)实际花费:540﹣100=440(元)440<459所以,选择乙商场更便宜.答:李智到乙商场购买更便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最优化问题,根据题中给出的优惠条件,计算各商场的实际花费,作出比较即可.29.【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A的人数是90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人数。(2)把三类垃圾处理方式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A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B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那么C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0%﹣40%=10%,再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分别求出B、C的人数。(3)根据(2)中求出的数据以及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统计图。(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解答】解:(1)300÷50%=600(人)答:“环保小卫土”一共调查了600人。(2)600×40%=240(人)1﹣50%﹣40%=10%600×10%=60(人)答:“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但不会考虑垃圾分类”的有240人;“基本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偶尔会乱扔垃圾”的有60人。(3)如图:(4)在学校举办垃圾分类科普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600;240,6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图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